解:(1)不存在,
过B作BE⊥AD于E,CF⊥AD于F,
∵AD=8cm,BC=2cm,AB=CD=6cm,
∴AE=DF=3cm,
∴cosA=
=
=
,
∴∠A=∠D=60°,
若∠CQP=60°,则∠CQD+∠AQP=120°,
∵∠DCQ+∠CQD=120°,
∴∠DCQ=∠AQP,
∴△CDQ∽△AQP,
∴
=
,
∵AP=2t AQ=tDQ=8-t,
∴
=
,
∴t
1=0,t
2=-4,
∵点P在线段AB上运动
∴0<t<3
∴不存在某个t的值使∠CQP=60°.
(2)存在,过点P作PF⊥AD于F,
∵PD=14-2t,
∴PF=PD•sinD=(14-2t)•
.
∴DF
2=PD
2-PF
2=(14-2t)
2-(-
t+7
)
2
又∵FQ=8-AQ-DF
∴PQ
2=PF
2+FQ
2
∴t=
∴当点P在CD上时,存在某个t的值使PQ=AQ.
(3)当点P在线段CD上(不与D点重合)时,4≤t<7.
过点P作PF⊥AD于F,如图.
∵PD=14-2t,
∴PF=PD•sinD=(14-2t)•
.
∴S=
(4≤t<7).
①∵当0<t≤3时.S=
.
由函数图象可知,S随t的增大而增大,
∴当t=3时,S
最大=
;
②当3≤t≤4时,S=
.
由函数图象可知,S随t的增大而增大,
∴当t=4时,S
最大=6
;
③当4≤t<7时,S=
.
由函数图象知,S随t的增大而减小,
∴当t=4时,S
最大=6
.
综上所述,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当t=4时,S的值最大.
分析:(1)若假设存在某个t的值使∠CQP=60°,则过 B作BE⊥AD于E,CF⊥ADAD于F,可证明△CDQ∽△AQP,利用相似的性质得到对应边的比值相等,建立关于t的方程,从而求出t,再求出t的取值范围,看是否满足题意即可;
(2)过点C作CE⊥AD于点E,构造直角三角形PDF和PFQ,利用已知条件和勾股定理建立建立关于t的方程,从而求出t的值;
(3)要根据点P在不同的时间段,即t的不同取值分三种情况进行分类讨论.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梯形的性质和二次函数的最值,还利用了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注意处理第(3)小题要分三种情况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