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字母S由两条圆弧KL、MN和线段LM组成,这两条圆弧每一条都是一个半径为1的圆的圆周的,线段LM与两个圆相切.KN分别是两个圆的切点,则线段LM的长为_________

【答案】2

【解析】

连接OL,OK, OM , OOLMO,则∠LOK=(1-)360=135,

由切线的性质可知∠KOO=90,可得∠L OO =45,又由切线的性质可知∠OLO=90,故△OLO为等腰直角三角形,LO=OL=1,同理可得OM=1,可求线段LM的长.

:如图,

连接OL,OK,OM,OOLMO,

依题意,

LOK=(1-)360=135,

O,O为等圆,K为切点,

KOO=90,

L OO=LOK-KO0=135-90=45

MO相切于点L, OLO=90,

OL0为等腰直角三角形,LO= OL=1,同理可得OM=1,

LM=LO+OM=2.

故答案为: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二次函数yx2+(m﹣1)x+3的图象过点(2,﹣1),

(1)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画出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并确定y>0时,x的取值范围?

(3)设此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分别为ABAB左侧)与y轴交点为C,求△ABC的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由8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合成的简单几何体.

(1)该几何体的主视图如图所示,请在下面方格纸中分别画出它的左视图和俯视图;(边框线加粗画出,并涂上阴影)

(2)如果在这个几何体上再添加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并保持这个几何体的俯视图和主视图不变,那么请在下列网格图中画出添加小正方体后所得几何体所有可能的左视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x2+bx+c经过ABC三点,已知点A(﹣30),B0m),C10).

1)求m值;

2)设点P是直线AB上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不与点AB重合).

①过点Px轴的垂线,垂足为F,交直线AB于点E,作PDAB于点D.动点P在什么位置时,PDE的周长最大,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

②连接AP,并以AP为边作等腰直角APQ,当顶点Q恰好落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时,求出对应的点P坐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海中有一小岛P,在距小岛P海里范围内有暗礁,一轮船自西向东航行,它在A处时测得小岛P位于北偏东60°,且A、P之间的距离为32海里,若轮船继续向正东方向航行,轮船有无触礁危险?请通过计算加以说明.如果有危险,轮船自A处开始至少沿东偏南多少度方向航行,才能安全通过这一海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480kmAB两地相向而行,乙车比甲车先出发1小时,并以各自的速度匀速行驶,途径C地,甲车到达C地停留1小时,因有事按原路原速返回A地.乙车从B地直达A地,两车同时到达A地.甲、乙两车距各自出发地的路程y(千米)与甲车出发所用的时间x(小时)的关系如图,结合图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乙车的速度是   千米/时,t  小时;

2)求甲车距它出发地的路程y与它出发的时间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直接写出乙车出发多长时间两车相距120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两点,过点轴于点,过点轴于点,连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和点关于原点对称 B. 时,

C. D. 时,都随的增大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二次函数y=(m+2x22m+2xm+5,其中m+20

1)求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方程;

2)过动点C0n)作直线ly轴.

①当直线l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时,求nm的函数关系;

②若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将抛物线在x轴下方的部分沿x轴翻折,图象的其余部分保持不变,得到一个新的图象.当n7时,直线l与新的图象恰好有三个公共点,求此时m的值;

3)若对于每一个给定的x的值,它所对应的函数值都不小于1,求m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分别在反比例函数(x>0,0<m<n)的图象上,对角线BD//y轴,且BD⊥AC于点P.已知点B的横坐标为4.

(1)当m=4,n=20时.

①若点P的纵坐标为2,求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

②若点P是BD的中点,试判断四边形ABC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四边形ABCD能否成为正方形?若能,求此时m,n之间的数量关系;若不能,试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