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九年级(1)班数学活动选出甲、乙两组各10名学生,进行趣味数学答题比赛,共10题,答对题数统计如表一:

(1)根据表一中统计的数据,完成表二;

(2)请你从平均数和方差的角度分析,哪组的成绩更好些?

 

【答案】

(1)众数7,中位数8,方差1;(2)乙组

【解析】

试题分析:(1)众数是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是一组数据中的原数据,而不是相应的次数;把数据重新排列,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如果是奇数个数据,则中间一个数是中位数,如果是偶数个数据,则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是中位数;方差是各个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数;

(2)方差的意义,方差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小则波动越小,稳定性也越好.

试题解析:(1)乙组数据中7的个数最多,所以乙组数据的众数为7

乙组数据中第5个数和第6个数均为8,所以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8

乙组数据的方差

(2)因为甲组、乙组的平均数相同,甲组的方差大于乙组的方差,所以乙组的成绩更好些.

考点:统计的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在数学活动课上,九年级(1)班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测量校园内一棵大树(如图)的高度,设计的方案及测量数据如下:
(1)在大树前的平地上选择一点A,测得由点A看大树顶端C的仰角为35°;
(2)在点A和大树之间选择一点B(A,B,D在同一直线上),测得由点B看大树顶端C的仰角恰好为45°;
(3)量出A,B两点间的距离为4.5米.
请你根据以上数据求出大树CD的高度.(精确到0.1米)(可能用到的参考数据:sin35°≈0.57,cos35°≈0.82,tan35°≈0.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九年级(1)班课外活动小组利用标杆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已知标杆高度CD=3m,标杆与旗杆的水平距离BD=15m,人的眼睛与地面的高度EF=1.6m,人与标杆CD的水平距离DF=2m,求旗杆AB的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为了测量河对岸大树AB的高度,九年级(1)班数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测量方案,并得到如下数据:
(1)小明在大树底部点B的正对岸点C处,测得仰角∠ACB=30°;
(2)小红沿河岸测得DC=30米,∠BDC=45°.(点B、C、D在同一平面内,且CD⊥BC)
请你根据以上数据,求大树AB的高度.(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参考数据:
2
≈1.414,
3
≈1.732)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2013•鹰潭模拟)某校九年级(1)班数学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活动,过程如下:
如图1,在等腰直角△ABC中,AB=AC,∠BAC=90°,小明将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斜边BC边的中点O上,从BC边开始绕点A顺时针旋转,其中三角板两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分别交AB、AC于点E、F.
(1)小明在旋转中发现:在图1中,线段AE与CF相等.请你证明小明发现的结论;
(2)小明将一块三角板中含45°角的顶点放在点A上,从BC边开始绕点A顺时针旋转一个角α,其中三角板斜边所在的直线交直线BC于点D,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交直线BC于点E.当0°<α≤45°时,小明在旋转中还发现线段BD、CE、DE之间存在如下等量关系:
BD2+CE2=DE2.同组的小颖和小亮随后想出了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
小颖的方法:将△ABD沿AD所在的直线对折得到△ADF,连接EF(如图2);
小亮的方法:将△ABD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ACG,连接EG(如图3).
请你从中任选一种方法进行证明;
(3)小明继续旋转三角板,在探究中得出:当45°<α<135°且α≠90°时,等量关系BD2+CE2=DE2仍然成立.现请你继续探究:当135°<α<180°时(如图4),等量关系BD2+CE2=DE2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