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边BC上,连接AD,将线段AD绕点A逆时针旋转到AE,使得∠DAE=∠BAC,连接DE交AC于F,请写出图中一对相似的三角形:____(只要写出一对即可).

【答案】△ABD∽△AEF(或△ABD∽△DCF或△DCF∽△AEF或△ADE∽△ABC)

【解析】分析: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由AB=AC得∠B=C,再利用旋转的性质得∠ADE=E=B=C,且∠BAD=CAE,于是根据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判断ABDAEF.

详解:∵AB=AC,
∴∠B=C,
∵线段AD绕点A逆时针旋转到AE,使得∠DAE=BAC,
∴∠ADE=E=B=C,
∴∠BAD=CAE,
∴△ABDAEF.
故答案为:ABDAE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轴交于点,直线分别与交于点,与轴交于点.若,则下列范围中,含有符合条件的的(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解宣城市市民绿色出行方式的情况,我校数学兴趣小组以问卷调查的形式,随机调查了宣城市部分出行市民的主要出行方式(参与问卷调查的市民都只从以下五个种类中选择一类),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

种类

出行方式

共享单车

步行

公交车

的士

私家车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市民共有______人,其中选择类的人数有______人;

2)在扇形统计图中,求类对应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并补全条形统计图;

3)宣城市约有人口280万人,若将这三类出行方式均视为绿色出行方式,请估计我市绿色出行方式的人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ABC中,∠BAC=90°,AB=AC,点D为直线BC上一个动点,(点D不要B,C重合),以AD为边在AD的上边作正方形ADEF,连接CF.

(1)观察猜想:如图1,当点D在线段BC上时,①BCCF的位置关系为_____AC、CD、CF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

(2)如图2,当点D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时,以上①②关系是否成立?若成立去,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写出正确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3)如图3,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延长BACF于点G,连接GD,若AB=2,CD=BC,求出DG的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数轴上有AB两点,AB18,原点O是线段AB上的一点,OA2OB

(1)求出AB两点所表示的数;

(2)若点C是线段AO上一点,且满足 ACCO+CB,求C点所表示的数;

(3)若点E3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从点A沿数轴向点B方向匀速运动,同时点F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从点B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并设运动时间为t秒,问t为多少时,EF两点重合.并求出此时数轴上所表示的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四边形ABCD是菱形,AD=5,过点DAB的垂线DH,垂足为H,交对角线ACM,连接BM,且AH=3

1)求证:DM=BM

2)求MH的长;

3如图2,动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BC方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向终点C匀速运动,设△PMB的面积为SS≠0),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求S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4)在(3)的条件下,当点P在边AB上运动时是否存在这样的 t值,使∠MPB∠BCD互为余角,若存在,则求出t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一条不完整的数轴上一动点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到达点,再向右移动9个单位长度到达点

(1)①若点表示的数为0,则点、点表示的数分别为:

②若点表示的数为1,则点、点表示的数分别为:

2)如果点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求点表示的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和△DEF的顶点分别为A(1,0)、B(3,0)、C(2,1)、D(4,3)、E(6,5)、F(4,7).

按下列要求画图:以点O为位似中心,将ABC向y轴左侧按比例尺2:1放大得ABC的位似图形△A1B1C1,并解决下列问题:

(1)顶点A1的坐标为 ,B1的坐标为 ,C1的坐标为

(2)请你利用旋转、平移两种变换,使△A1B1C1通过变换后得到△A2B2C2,且△A2B2C2恰与DEF拼接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非正方形)写出符合要求的变换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数学问题:计算(其中m,n都是正整数,且m2,n1).

探究问题:为解决上面的数学问题,我们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通过不断地分割一个面积为1的正方形,把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巧妙地结合起来,并采取一般问题特殊化的策略来进行探究.

探究一:计算

1次分割,把正方形的面积二等分,其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2次分割,把上次分割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继续二等分,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

3次分割,把上次分割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继续二等分,…;

n次分割,把上次分割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最后二等分,所有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最后空白部分的面积是

根据第n次分割图可得等式: ++++=1﹣

探究二:计算++++

1次分割,把正方形的面积三等分,其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2次分割,把上次分割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继续三等分,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

3次分割,把上次分割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继续三等分,…;

n次分割,把上次分割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最后三等分,所有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最后空白部分的面积是

根据第n次分割图可得等式: ++++=1﹣

两边同除以2,得++++=

探究三:计算++++

(仿照上述方法,只画出第n次分割图,在图上标注阴影部分面积,并写出探究过程)

解决问题:计算++++

(只需画出第n次分割图,在图上标注阴影部分面积,并完成以下填空)

根据第n次分割图可得等式:_________

所以, ++++=________

拓广应用:计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