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为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某市开展了初三学生的数学学业水平测试.在这次测试中,从甲、乙两校各随机抽取了30名学生的测试成绩进行调查分析.(说明:成绩80分及以上为优秀,60~7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收集数据:
整理、描述数据:
分析数据:
(1)请你补全表格;
(2)若甲校有300名学生参加测试,请估计甲校此次测试的优秀人数约为多少;
(3)利用表2的数据,请你对甲乙两所学校的测试成绩进行评价.
【答案】(1)5,12;86,92;(2)220名;(3)从平均数来看,甲校的平均分比乙校的平均分高,甲校的成绩比较好;从众数看,乙校的众数比甲校的众数高,乙校的成绩较好
【解析】
(1)利用分析数据的方法以及中位数,众数的定义解决问题即可.
(2)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问题即可.
(3)根据平均分,众数分别进行判断即可.
(1)由题可知:乙校在70≤x<79的人数有5人,80≤x<89的人数有12人,
乙校的中位数为86,众数为92.
故答案为:5,12;86,92.
(2)(名)
答:估计甲校此次测试的优秀人数为220名.
(3)从平均数来看,甲校的平均分比乙校的平均分高,甲校的成绩比较好;
从众数看,乙校的众数比甲校的众数高,乙校的成绩较好.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AB上一点,F是AD延长线上一点,且DF=BE.
(1)求证:CE=CF;
(2)若点G在AD上,且∠GCE=45°,则GE=BE+GD成立吗?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Rt△ABC中,∠ACB=90°,过点C作△ABC外接圆⊙O的切线交AB的垂直平分线于点D,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E.若OE=2,AB=8,则CD=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P是斜边AC上一个动点,以即为直径作交BC于点D,与AC的另一个交点E,连接DE.
(1)当时,
①若,求的度数;
②求证;
(2)当,时,
①是含存在点P,使得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CP的长;
②以D为端点过P作射线DH,作点O关于DE的对称点Q恰好落在内,则CP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直接写出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首创“割圆术”,提出圆内接正多边形边数无限增加时,周长就越接近圆周长,由此求得圆周率π的近似值.如图,设半径为r的内接正n边形的周长为C,圆的直径为d,则π≈.例如,当n=6时,π,则当n=12时,π的值约为( )(参考数据:sin15°=cos75°≈0.26)
A.3.11B.3.12C.3.13D.3.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抛物线y=ax2+bx+c(a≠0)的对称轴为直线x=-2,与x轴的一个交点在(-3,0)和(-4,0)之间,其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①4a-b=0;②c<0;③-3a+c>0;④4a-2b>at2+bt(t为实数);⑤点,,是该抛物线上的点,则y1<y2<y3.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4B.3C.2D.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且对角互补的四边形叫做等补四边形.
理解:
如图1,点在上,的平分线交于点,连接求证:四边形是等补四边形;
探究:
如图2,在等补四边形中连接是否平分请说明理由.
运用:
如图3,在等补四边形中,,其外角的平分线交的延长线于点求的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是边上一动点,连接,作交于,已知,,设的长度为,的长度为.
小青同学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探究.
下面是小青同学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
(1)按照下表中自变量的值进行取点、画图、测量,分别得到了的几组对应值:
0 | 0.5 | 1.0 | 1.5 | 2.0 | 2.5 | 3 | 3.5 | 4 | 4.5 | 5 | 6 | |
0 | 1.56 | 2.24 | 2.51 | 2.45 | 2.24 | 1.96 | 1.63 | 1.26 | 0.86 | 0 |
(说明:补全表格时相关数据保留一位小数)
的值约为__________;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已补全后的表格中各组数值所对应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3)结合画出的函数图象,解决问题:
①当时,对应的的取值范围约是_____________;
②若点不与,两点重合,是否存在点,使得?_________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点与点在的同侧,且.
(1)如图1,点不与点重合,连结交于点.设求关于的函数解析式,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是否存在点,使与相似,若存在,求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2,过点作垂足为.将以点为圆心,为半径的圆记为.若点到上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求的半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