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如图,直线y=-2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将△OAB绕点O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精英家教网到△OCD.
(1)填空:点C的坐标是(
 
 
),点D的坐标是(
 
 
);
(2)设直线CD与AB交于点M,求线段BM的长;
(3)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BMP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1)把x=0,y=0分别代入解析式求出A、B的坐标,即可得出C、D的坐标;
(2)根据勾股定理求出CD,证△BMC∽△DOC,得到比例式即可求出答案;
(3)有两种情况:①以BM为腰时,满足BP=BM的有两个;过点M作ME⊥y轴于点E,证△BME∽△BCM,求出BE、PE,进一步求出OP即可;②以BM为底时,作BM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y轴、BM于点P、F,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即可.
解答:解:(1)y=-2x+2,
当x=0时,y=2,
当y=0时,x=1
,∴A(1,0),B(0,2),
∵将△OAB绕点O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OCD,
∴OC=0A=1,OD=OB=2,
∴点C的坐标是(0,1),点D的坐标是(-2,0),
故答案为:0,1,-2,0.

(2)由(1)可知:CD=
OD2+OC2
=
5
,BC=1,精英家教网
又∠ABO=∠ADC,∠BCM=∠DCO
∴△BMC∽△DOC(有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
BM
DO
=
BC
DC

 即
BM
2
=
1
5

∴BM=
2
5
=
2
5
5

答:线段BM的长是
2
5
5
.                         

(3)存在,
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以BM为腰时,
∵BM=
2
5
5
,又点P在y轴上,且BP=BM,
此时满足条件的点P有两个,它们是P1(0,2+
2
5
5
)、P2(0,2-
2
5
5
),
过点M作ME⊥y轴于点E,
∵∠BMC=90°,则△BME∽△BCM,
BE
BM
=
BM
BC

∴BE=
BM2
BC
=
4
5

又∵BM=PM,
∴PE=BE=
4
5

∴BP=
8
5

∴OP=2-
8
5
=
2
5

此时满足条件的点P有一个,它是P3(0,
2
5
),
精英家教网
②以BM为底时,作BM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y轴、BM于点P、F,
由(2)得∠BMC=90°,精英家教网
∴PF∥CM,
∵F是BM的中点,
∴BP=
1
2
BC=
1
2

∴OP=OB-BP=2-
1
2
=
3
2

此时满足条件的点P有一个,它是P4(0,
3
2
),
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P有四个,
它们是:P1(0,2+
2
5
5
)、P2(0,2-
2
5
5
)、P3(0,
2
5
)、P4(0,
3
2
).
答:存在,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是P1(0,2+
2
5
5
)、P2(0,2-
2
5
5
)、P3(0,
2
5
)、P4(0,
3
2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一次函数的综合题,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坐标与图形变换-旋转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综合运用这些性质进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如图,直线y=-2x+b与y轴交于点A,与x轴交于点D,与双曲线y=
kx
在第一象限交于B、C两点,且AB•BD=2,则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如图,直线y=-2x+6与x轴、y轴分别交于P、Q两点,把△POQ沿PQ翻折,点O落在R处,则点R的坐标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已知如图,直线y=-2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以线段AB为直角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精英家教网腰直角△ABC,∠BAC=90°,过C作CD⊥x轴,垂足为D.
(1)求点A、B的坐标和AD的长;
(2)求过B、A、D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直线y1=2x与双曲线y2=
8x
相交于点A、E.另一直线y3=x+b与双曲线交于点A、B,与x、y精英家教网轴分别交于点C、D.直线EB交x轴于点F.
(1)求A、B两点的坐标,并比较线段OA、OB的长短;
(2)由函数图象直接写出函数y2>y3>y1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求证:△COD∽△CB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直线y=-2x+8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P,Q两点,在线段PQ上有一点A,过点A分别作两坐标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B、C.
(1)若四边形ABOC的面积为6,求点A的坐标.
(2)有人说,当四边形ABOC为正方形时,其面积最大,你认为正确吗?若正确,请给予证明;若错误,请举反例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