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3.如图,直线y=5x+5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C,过A,C两点的二次函数y=ax2+4x+c的图象交x轴于另一点B.
(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连接BC,点N是线段BC上的动点,作ND⊥x轴交二次函数的图象于点D,求线段ND长度的最大值;
(3)若点H为二次函数y=ax2+4x+c图象的顶点,点M(4,m)是该二次函数图象上一点,在x轴、y轴上分别找点F,E,使四边形HEFM的周长最小,求出点F,E的坐标.
温馨提示:在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Q的坐标分别为P(x1,y1),Q(x2,y2),
当PQ平行x轴时,线段PQ的长度可由公式PQ=|x1-x2|求出;
当PQ平行y轴时,线段PQ的长度可由公式PQ=|y1-y2|求出.

分析 (1)先根据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由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求出A,C两点的坐标,再根据待定系数法可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根据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由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求出B点的坐标,根据待定系数法可求一次函数BC的表达式,设ND的长为d,N点的横坐标为n,则N点的纵坐标为-n+5,D点的坐标为D(n,-n2+4n+5),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和二次函数的最值计算可求线段ND长度的最大值;
(3)由题意可得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为H(2,9),点M的坐标为M(4,5),作点H(2,9)关于y轴的对称点H1,可得点H1的坐标,作点M(4,5)关于x轴的对称点HM1,可得点M1的坐标连结H1M1分别交x轴于点F,y轴于点E,可得H1M1+HM的长度是四边形HEFM的最小周长,再根据待定系数法可求直线H1M1解析式,根据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点F、E的坐标.

解答 解:(1)∵直线y=5x+5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C,
∴A(-1,0),C(0,5),
∵二次函数y=ax2+4x+c的图象过A,C两点,
∴$\left\{\begin{array}{l}{0=a-4+c}\\{c=5}\end{array}\right.$,
解得$\left\{\begin{array}{l}{a=-1}\\{c=5}\end{array}\right.$,
∴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2+4x+5;
(2)如图1,
∵点B是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
∴由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2+4x+5得,点B的坐标B(5,0),
设直线BC解析式为y=kx+b,
∵直线BC过点B(5,0),C(0,5),
∴$\left\{\begin{array}{l}{5k+b=0}\\{b=5}\end{array}\right.$,
解得$\left\{\begin{array}{l}{k=-1}\\{b=5}\end{array}\right.$,
∴直线BC解析式为y=-x+5,
设ND的长为d,N点的横坐标为n,
则N点的纵坐标为-n+5,D点的坐标为D(n,-n2+4n+5),
则d=|-n2+4n+5-(-n+5)|,
由题意可知:-n2+4n+5>-n+5,
∴d=-n2+4n+5-(-n+5)=-n2+5n=-(n-$\frac{5}{2}$)2+$\frac{25}{4}$,
∴当n=$\frac{5}{2}$时,线段ND长度的最大值是$\frac{25}{4}$;
(3)由题意可得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为H(2,9),点M的坐标为M(4,5),
作点H(2,9)关于y轴的对称点H1,则点H1的坐标为H1(-2,9),
作点M(4,5)关于x轴的对称点HM1,则点M1的坐标为M1(4,-5),
连结H1M1分别交x轴于点F,y轴于点E,
所以H1M1+HM的长度是四边形HEFM的最小周长,则点F、E即为所求,
设直线H1M1解析式为y=k1x+b1
直线H1M1过点M1(4,-5),H1(-2,9),
根据题意得方程组$\left\{\begin{array}{l}{-5=4{k}_{1}+{b}_{1}}\\{9=-2{k}_{1}+{b}_{1}}\end{array}\right.$,
解得$\left\{\begin{array}{l}{{k}_{1}=-\frac{7}{3}}\\{{b}_{1}=\frac{13}{3}}\end{array}\right.$,
∴y=-$\frac{7}{3}$x+$\frac{13}{3}$,
∴点F,E的坐标分别为($\frac{13}{7}$,0)(0,$\frac{13}{3}$).

点评 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题,涉及的知识点有: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二次函数的最值,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方程思想的应用,综合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先化简,再求值:$({\frac{{{x^2}-2x+4}}{x-1}-x+2})÷\frac{{{x^2}+4x+4}}{1-x}$,其中x满足x2-4x+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如图,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3cm2,E为BC边上一点,∠BAE=30°,F为AE的中点,过点F作直线分别与AB,DC相交于点M,N.若MN=AE,则AM的长等于$\frac{\sqrt{3}}{3}$或$\frac{2\sqrt{3}}{3}$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直线a∥b,点B在直线a上,AB⊥BC,若∠1=38°,则∠2的度数为(  )
A.38°B.52°C.76°D.1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教室里有4排日光灯,每排灯各由一个开关控制,但灯的排数序号与开关序号不一定对应,其中控制第二排灯的开关已坏(闭合开关时灯也不亮).
(1)将4个开关都闭合时,教室里所有灯都亮起的概率是0;
(2)在4个开关都闭合的情况下,不知情的雷老师准备做光学实验,由于灯光太强,他需要关掉部分灯,于是随机将4个开关中的2个断开,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恰好关掉第一排与第三排灯的概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是边AD的中点,EC交对角线BD于点F,若S△DEC=3,则S△BCF=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刘卫同学在一次课外活动中,用硬纸片做了两个直角三角形,见图①、②.图①中,∠B=90°,∠A=30°,BC=6cm;图②中,∠D=90°,∠E=45°,DE=4cm.图③是刘卫同学所做的一个实验:他将△DEF的直角边DE与△ABC的斜边AC重合在一起,并将△DEF沿AC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D、E两点始终在AC边上(移动开始时点D与点A重合).

(1)在△DEF沿AC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刘卫同学发现:F、C两点间的距离逐渐变小.
(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2)刘卫同学经过进一步地研究,编制了如下问题:
问题①:当△DEF移动至什么位置,即AD的长为多少时,F、C的连线与AB平行?
问题②:当△DEF移动至什么位置,即AD的长为多少时,以线段AD、FC、BC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问题③:在△DEF的移动过程中,S△ADB+S△CEB的值是否为一定值?如果是,求出此定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请你分别完成上述三个问题的解答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某商店销售A,B两种商品,已知销售一件A种商品可获利润10元,销售一件B种商品可获利润15元.该商店销售A,B两种商品共100件,获利润1350元,则A,B两种商品各销售了多少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王老师让全班同学们解关于x、y的方程组$\left\{\begin{array}{l}{2x+ay=1}\\{bx-y=7}\end{array}\right.$(其中a和b代表确定的数),甲、乙两人解错了,甲看错了方程①中的a,解得$\left\{\begin{array}{l}{x=1}\\{y=-4}\end{array}\right.$,乙看错了②中的b,解得$\left\{\begin{array}{l}{x=-1}\\{y=1}\end{array}\right.$,请你求出a+b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