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1)连接MM′、NN′.
∵DE和BC是⊙O
1的切线,DE∥BC,
∴MM′过点O
1.同理NN'过点O
2.∵MM′⊥BC,MM′⊥DE,NN′⊥BC
∴四边形MM′N′N是矩形.
∴MM′=NN′,即⊙O
1和⊙O
2是等圆;
(2)连接O
lB,O
lO
2,O
2C,O
lM′,O
2N′.
易证四边形O
1BCO
2是等腰梯形,四边形O
1M′N′O
2是矩形.
在Rt△O
1BM′中,∠0
1BM′=30°,O
lM′=x,
则BM′=
x.
∵y=O
10
2=M′N′,BM′=N′C=
x,BC=BM′+M′N′+N′C,
∴y+2
=a,
∴y=a-2
x,
求得0<x≤
;
(3)当⊙O
l和⊙O
2外切时,O
lO
2=2x,2x=a-2
x,
∴x=(
-1)
;
(4)当DE是△ABC的中位线时,求得x=
.
此时BM'=
x=
a.
⊙O
1的圆心O
1所经过的路线是与△ABC相似,且各边与△ABC各边距离为
的正三角形.
其边长为a-
a×2=
,
∴所求的圆心O
1走过的长度为:
×3=
a.
分析:(1)根据连接圆的两条平行切线的切点的线段是直径,以及切线的性质判定四边形是矩形,再根据矩形的性质即可证明;
(2)根据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分别用圆的半径表示出BM′和CN′的长,即可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根据y=0,即可求得x的最大值;
(3)根据两圆外切,圆心距等于两圆半径之和,再结合(2)中的函数关系式求得x的值;
(4)首先根据等边三角形的高,结合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求得x的值;
再根据⊙O
1的圆心O
1所经过的路线,是与△ABC相似,且各边与△ABC各边距离为
的正三角形.
结合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计算.
点评:综合运用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两圆的位置关系和数量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