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初步运用:(1)由“孪生抛物线”的意义判断即可,它们的共点在y轴,求出其坐标;
(2)由“孪生抛物线”的顶点关于y轴对称,所以把解析式化成顶点式,求出其“孪生抛物线”;
延伸拓展:由于其“共点”A与M,M′,O三点恰好构成一个面积为12的菱形,且MM′=4,①开口向上时,求出M(-2,3),M′(2,3),A(0,6),设出“孪生抛物线”把共点A(0,6)代入即可,②开口向下时,求出M(-2,-3),M′(2,-3),A(0,-6),设出“孪生抛物线”把共点A(0,-6)代入即可.
解答 解:初步运用:
(1)①∵把顶点关于y轴对称,且交于y轴上同一点的两条抛物线叫做“孪生抛物线”,该点叫“孪生抛物线”的“共点”.
∴“孪生抛物线”的“共点”能分布在x轴上,
②∵交于y轴上同一点的两条抛物线叫做“孪生抛物线”,该点叫“孪生抛物线”的“共点”,
∴“孪生抛物线”的“共点”在y轴上,
②“孪生抛物线”y=(x-2)2-9与y=(x+2)2-9
∴令x=0,y=5,
∴共点(0,5)
故答案为×,√
(2)∵抛物线y=-2x2-4x+5=-2(x2+2x)+5=-2(x+1)2+7,
∴它的“孪生抛物线”为y=-2(x-1)2+7=-2(x2-2x+1)+7=-2x2+4x+5,
故答案为y=-2x2+4x+5;
延伸拓展:由题意得,“孪生抛物线”有下面两种情况:
①当“孪生抛物线”的开口向上时,如图1所示,
∵由于其“共点”A与M,M′,O三点恰好构成一个面积为12的菱形,且MM′=4,
∴$\frac{1}{2}$MM′×OA=12,
∴OA=6,
∴M(-2,3),M′(2,3),A(0,6),
由此可设“孪生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2+3与y=a(x-2)2+3,
∵点A(0,6)在“孪生抛物线”的图象上,
∴6=a×22+3,
∴a=$\frac{3}{4}$,
∴“孪生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frac{3}{4}$(x+2)2+3与y=$\frac{3}{4}$(x-2)2+3;
②当“孪生抛物线”的开口向下时,如图2所示,
∵由于其“共点”A与M,M′,O三点恰好构成一个面积为12的菱形,且MM′=4,
∴$\frac{1}{2}$MM′×OA=12,
∴OA=6,
∴M(-2,-3),M′(2,-3),A(0,-6),
由此可设“孪生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2-3与y=a(x-2)2-3,
∵点A(0,-6)在“孪生抛物线”的图象上,
∴-6=a×22+3,
∴a=-$\frac{3}{4}$,
∴“孪生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frac{3}{4}$(x+2)2+3与y=-$\frac{3}{4}$(x-2)2+3;
点评 此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新定义的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二次函数的方法一样,解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孪生抛物线”的定义.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9 | B. | 4 | C. | 6 | D. | 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