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甲、乙两同学从A地出发,骑自行车在同一条路上行驶到距离A地18km 的B地,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S(km)和行驶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符合图象描述的说法是


  1. A.
    甲在行驶的过程中休息了一会
  2. B.
    乙在行驶的过程中没有追上甲
  3. C.
    乙比甲先到了B地
  4. D.
    甲的行驶速度比乙的行驶速度大
C
分析:由图象可知,甲是一条直线,并未中途停顿;两条线段相交,说明乙在行驶过程中追上甲;根据甲乙到达终点的时间来判断;根据甲乙行驶的时间,路程来计算速度,进行判断.
解答:A、由图象可知,甲是一条直线,并未中途停顿;故本选项错误;
B、由于甲与乙所表示的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由交点,且交点的横坐标小于2,所以乙在行驶过程中追上了甲,故本选项说法错误;
C、由于S=18时,t甲=2.5,t乙=2,所以乙比甲先到达B地,故本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可知甲的行驶速度为18÷2.5=7.2千米/时,乙的行驶速度为18÷1.5=12千米/时,所以甲的行驶速度比乙的行驶速度小,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以及学生从图象中读取信息的数形结合能力.解决此类识图题,同学们要注意分析其中的“关键点”,还要善于分析各图象的变化趋势.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7、甲、乙两同学骑自行车从A地沿同一条路到B地,已知乙比甲先出发,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s(km)和骑行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给出下列说法:
(1)他们都骑行了20km;
(2)乙在途中停留了0.5h;
(3)甲、乙两人同时到达目的地;
(4)相遇后,甲的速度<乙的速度.
根据图象信息,以上说法正确的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2012•衢州二模)某中学九年级甲、乙两班同学商定举行一次远足活动,A、B两地相离10千米,甲班从A地出发匀速步行到B地,乙班从B地出发匀速步行到A地,两班同学各自到达目的地后都就地活动.两班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设步行时间为x小时,甲、乙两班离A地的距离分别为y1千米、y2千米,y1、y2与x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分别求出y1、y2与x的函数关系式;
(2)求甲、乙两班学生出发后,几小时相遇?
(3)求甲班同学去远足的过程中,步行多少时间后两班同学之距为9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甲、乙两同学骑自行车从A地沿同一条路到B地,已知乙比甲先出发,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s(km)和骑行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给出下列说法:
(1)他们都骑行了20km;
(2)乙在途中停留了0.5h;
(3)甲、乙两人同时到达目的地;
(4)相遇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根据图象信息,以上说法正确的有
2
2
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某中学九年级甲、乙两班同学商定举行一次远足活动,A、B两地相离10千米,甲班从A地出发匀速步行到B地,乙班从B地出发匀速步行到A地,两班同学各自到达目的地后都就地活动. 两班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设步行时间为x小时,甲、乙两班离A地的距离分别为y1千米、y2千米,y1、y2与x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分别求出y1、y2与x的函数关系式

2.求甲、乙两班学生出发后,几小时相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校九年级诊断性检测数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乙两同学骑自行车从A地沿同一条路到B地,已知乙比甲先出发,他们的骑行路程s(km)和骑行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给出下列说法:(1)他们都骑了20km;(2)乙在途中停留了0.5h;(3)甲、乙两人同时到达目的地;(4)相遇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根据图象信息,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