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菱形ABCD中,∠B=60°,延长BC到E,使得CE=BC,连接DE.
(1)如图1,M是BC的中点,线段AM和ME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AM=
3
3
ME
AM=
3
3
ME

(2)如图2,P是直线AB上的任意一点,M是CP的中点,过点M作MF⊥AM交DE于点F,探究线段AM与M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分析:(1)如图1,连接AC.先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得出AB=BC=AC,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出AM⊥BC,然后在Rt△ABM中,由正弦函数的定义得出AM=
3
2
AB,又AB=
2
3
ME,代入得出AM=
3
3
ME;
(2)如图2,延长AM、DC,交于点Q,连接AC,在DE上截取DF′=CQ,连接AF′、QF′,先利用SAS证明△ADF′≌△ACQ,得出AF′=AQ,∠DAF′=∠CAQ,进而得到△AF′Q是等边三角形,再利用AAS证明△PAM≌△CQM,再证明△AQF是等边三角形,然后在Rt△AMF中,由正切函数的定义得出AM=
3
3
ME.
解答:解:(1)如图1,连接AC.
∵菱形ABCD中,∠B=60°,
∴△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AC,
∵M是BC的中点,
∴AM⊥BC,
∴AM=ABsin∠B=
3
2
AB.
∵ME=MC+CE=
1
2
BC+BC=
3
2
BC=
3
2
AB,
∴AB=
2
3
ME,
∴AM=
3
2
×
2
3
ME=
3
3
ME,即AM=
3
3
ME;

(2)如图2,延长AM、DC,交于点Q,连接AC,在DE上截取DF′=CQ,连接AF′、QF′.
∵CE=BC=CD,∠DCE=∠B=60°,
∴△CDE是等边三角形,
∴∠E=60°.
在△ADF′与△ACQ中,
AD=AC
∠ADF′=∠ACQ=120°
DF′=CQ

∴△ADF′≌△ACQ,
∴AF′=AQ,∠DAF′=∠CAQ.
∵∠F′AQ=∠F′AC+∠CAQ=∠F′AC+∠DAF′=∠DAC=60°,
∴△AF′Q是等边三角形.
∵AB∥DQ,
∴∠PAM=∠CQM,∠APM=∠QCM.
在△PAM与△CQM中,
∠PAM=∠CQM
∠APM=∠QCM
PM=CM

∴△PAM≌△CQM,
∴AM=QM,
∵AF′=QF′,
∴MF′⊥AM,
∵MF⊥AM,
∴F与F′重合,
∴△AQF是等边三角形,
AM
MF
=tan∠AFM=tan30°=
3
3

∴AM=
3
3
MF.
故答案为AM=
3
3
ME.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垂线的性质,综合性较强,有一定难度.(2)中准确作出辅助线,证明出△AQF是等边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5、如图,在菱形ABCD中,点E,F分别是AB,AC的中点,如果EF=3,那么菱形ABCD的周长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23、如图,在菱形ABCD中,∠ADB与∠ABD的大小关系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18、已知:如图,菱形ABCD中,E、F分别是CB、CD上的点,且BE=DF.求证:∠AEF=∠A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已知:如图:菱形ABCD中,∠BAD=120°,动点P在直线BC上运动,作∠APM=60°,且直线PM与直线CD相交于点Q,Q点到直线BC的距离为QH.
精英家教网
(1)若P在线段BC上运动,求证CP=DQ;
(2)若P在线段BC上运动,探求线段AC、CP、CH的一个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若动点P在直线BC上运动,菱形ABCD周长为8,AQ=
6
,求QH.(可使用备用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菱形ABCD中,AB=10,sinA=
4
5
,点E在AB上,AE=4,过点E作EF∥AD,交CD于F,点P从点A出发以1个单位/s的速度沿着线段AB向终点B运动,同时点Q从点E出发也以1个单位/s的速度沿着线段EF向终点F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
(1)填空:当t=5时,PQ=
2
5
2
5

(2)当BQ平分∠ABC时,直线PQ将菱形的周长分成两部分,求这两部分的比;
(3)以P为圆心,PQ长为半径的⊙P是否能与直线AD相切?如果能,求此时t的值;如果不能,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