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2,0)、B(0,3),过点B作直线∥x轴,点P(a,3)是直线上的动点,以AP为边在AP右侧作等腰RtAPQ,∠APQ=Rt∠,直线AQ交y轴于点C.
(1)当a=1时,则点Q的坐标为
 
; 
(2)当点P在直线上运动时,点Q也随之运动.当a=
 
时,AQ+BQ的值最小为
 
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
分析:(1)要求点Q的坐标,可作QF⊥BP,由于BP、OB已知,只需求出PF和QF.从条件“△AP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出发,构造全等,即可解决问题.
(2)本题要求动点Q到两定点A、B的距离之和AQ+BQ的最小值,属于“将军饮马型”,只需求出动点Q所在直线的解析式,然后运用解决“将军饮马型”的方法即可解决问题;要求AQ+BQ取最小值时对应的a的值,只需运用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建立关于a的方程,就可求出a的值.
解答:解:(1)过点P作PE⊥OA,垂足为E,过点Q作QF⊥BP,垂足为F,如图1.
∵BP∥OA,PE⊥OA,∴∠EPF=∠PEO=90°.
∵∠APQ=90°,∴∠EPA=∠FPQ=90°-∠APF.
在△PEA和△PFQ中,
∠EPA=∠FPQ
∠PEA=∠PFQ=90°
PA=PQ

∴△PEA≌△PFQ.
∴PE=PF,EA=QF.
∵a=1,∴P(1,3).∴OE=BP=1,PE=3.
∵A(2,0),∴OA=2,∴EA=1.∴PF=3,QF=1.
∴点Q的坐标为(4,4).

(2)若点P的坐标为(a,3),则PF=PE=3,QF=AE=|2-a|.
∴点Q的坐标为(a+3,5-a).
∵无论a为何值,点Q的坐标(a+3,5-a)都满足一次函数解析式y=-x+8,
∴点Q始终在直线y=-x+8上运动.
设直线y=-x+8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M、N,如图2所示.
当x=0时y=8,当y=0时x=8.∴OM=ON=8.
∵∠AOB=90°,∴∠OMN=45°.
过点A关于直线MN作对称点A′,连A′Q、A′M,
则A′Q=AQ,A′M=AM=6,∠A′MN=∠AMN=45°.
∴∠A′MA=90°,AQ+BQ=A′Q+BQ.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
当A′、Q、B三点共线时,AQ+BQ=A′Q+BQ最短,最小值为A′B长.
设直线BP与A′M相交于点H,则BH⊥A′M.
在Rt△A′HB=90°,BH=OM=8,A′H=A′M-MH=6-3=3,
∴A′B=
BH2+A′H2
=
82+32
=
73

当A′、Q、B三点共线时,
∵BN∥A′M,∴△BQN~△A′QM.
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可得:
xQ
8-xQ
=
BN
A′M
=
8-3
6
,解得xQ=
40
11

∴a+3=
40
11
.∴a=
7
11

∴当a=
7
11
时,AQ+BQ的值最小为
73

故答案为:(4,4)、
7
11
73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全等的性质与判定、相似的性质与判定,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勾股定理等知识,综合性很强,求出动点Q所在直线的解析式是解决这道难题的关键;当直角坐标系中出现等腰直角三角形时,可考虑构造全等三角形,找出线段之间的等量关系,从而将条件与所求线段有机地联系起来;若要求一个动点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应联想到“将军饮马”这个基本模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1,在△ABC中,∠C=90°,AC=3,BC=4,CD是斜边AB上的高,点E在斜边AB上,过点E作直线与△ABC的直角边相交于点F,设AE=x,△AEF的面积为y.

(1)求线段AD的长;
(2)若EF⊥AB,当点E在斜边AB上移动时,
①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②当x取何值时,y有最大值?并求出最大值.
(3)若点F在直角边AC上(点F与A、C不重合),点E在斜边AB上移动,试问,是否存在直线EF将△ABC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平分?若存在直线EF,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直线EF,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在第一象限,点B(30,0),OA=6
3
,∠AOB=30°.半径为(3
3
+2.5)的⊙M的圆心M从点O出发,沿线段OA向终点A运动,速度为每秒2
3
个单位长度,半径为(3
3
-2.5)的⊙N的圆心N从点B出发沿线段BO向终点O运动,速度为每秒10个单位长度,若两圆⊙M、⊙N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t秒,令y=MN2
(1)填空:A、M、N三点坐标分别为
A(
 
 
),M(
 
 
),N(
 
 
).
(2)用t的代数式表示y.
(3)在运动过程时,⊙M与⊙N相切,求t的值.
(4)在运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时刻t,使得△OMN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t的所有可能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木匠黄师傅用长AB=3,宽BC=2的矩形木板做一个尽可能大的圆形桌面,他设计了四种方案:
方案一:直接锯一个半径最大的圆;
方案二:圆心O1、O2分别在CD、AB上,半径分别是O1C、O2A,锯两个外切的半圆拼成一个圆;
方案三:沿对角线AC将矩形锯成两个三角形,适当平移三角形并锯一个最大的圆;
方案四:锯一块小矩形BCEF拼到矩形AFED下面,利用拼成的木板锯一个尽可能大的圆.
(1)写出方案一中圆的半径;
(2)通过计算说明方案二和方案三中,哪个圆的半径较大?
(3)在方案四中,设CE=x(0<x<1),圆的半径为y.
①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②当x取何值时圆的半径最大,最大半径为多少?并说明四种方案中哪一个圆形桌面的半径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1,已知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2,顶点A、C分别在x、y轴的正半轴上,M是BC的中点.E(0,m)是线段OC上一动点(O,C点除外),直线EM交AB的延长线于点F.
(1)求点F的坐标(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2)当△AEF是等腰三角形时,求m的值;
(3)如图2,以AE为直径作⊙P,求BC与⊙P恰好相切于点M时,求点F的坐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已知
3a+1
+
b+1
=0,则-a2+b20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在△ABC中,DE∥BC,
DE
BC
=
2
3
,△ADE的面积是8,则△ABC的面积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有一个计算程序,每次运算都是把一个数先乘以2,再除以它与1的和,多次重复进行这种运算的过程如下:

则第n次运算的结果yn=
 
(用含字母x和n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在一次数学课外实践活动,小文在点C处测得树的顶端A的仰角为37°,BC=20m,求树的高度AB.
(参考数据:sin37°≈0.60,cos37°≈0.80,tan37°≈0.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