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在△ABC中,∠ACB=90°,点A的坐标为(0,2),点B(-3,1)在抛物线y=ax2+ax-2上,点C在x轴上.
(1)求a的值;
(2)求点C的坐标;
(3)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①如图1,将△ABC绕顶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β°(0<β<180°)得到△AB′C′,当点C′(2,1)恰好落在该抛物线上,请你通过计算说明点B′也在该抛物线上.
②如图2,设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为D、P、Q两点同时从D点出发,点P沿折线D→C→B运动到点B,点Q沿抛物线(在第二、三象限的部分)运动到点B,若P、Q两点的运动速度相同,请问谁先到达点B,为什么?
分析:(1)把点B的坐标(-3,1)代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y=ax2+ax-2即可求出a的值;
(2)过B作BE⊥x轴,垂足为E,设OC=a,证明△BEC∽△COA,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的比值相等得到根据a的方程解方程求出a的值即可;
(3)①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点C的坐标为(-1,0),将△ABC绕顶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β°(0<β<180°)得到△AB′C′,则AC=AC′=
5
,CC′=
10
,∠CAC′=90°,进而求出B′的坐标,代入函数的解析式验证即可;②由抛物线的解析式可求出顶点M坐标(-
1
2
,-
17
8
),物线与y轴的交点为D、P、Q两点同时从D点出发,点P沿折线D→C→B运动到点B,点Q沿抛物线(在第二、三象限的部分)运动到点B,则DC+BC=2
5
,DM+MB=
5
8
41
+
17
8
,因为P、Q两点的运动速度相同再比较DC+BC和DM+MB的大小即可知道谁先到达点B.
解答:解:(1)∵点B(-3,1)在抛物线y=ax2+ax-2上,
∴1=9a-3a-2,
∴a=
1
2

(2)过B作BE⊥x轴,垂足为E,设OC=a,则CE=OE-OC=3-x,
∴∠BEC=∠AOC=90°,
∴∠BCE+∠ACO=90°,∠ACO+∠CAO=90°,
∴∠BCE=∠CAO,
∴△BEC∽△COA,
BE
CO
=
CE
AO

1
a
=
3-x
2

整理得:a2-3a+2=0,
解得:a=1或2,
∴点C的坐标是(-1,0)或(-2,0);
(3)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C的坐标是(-1,0),
①将△ABC绕顶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β°(0<β<180°)得到△AB′C′,则AC=AC′=
5
,CC′=
10
,∠CAC′=90°,
∴点B′的坐标是(1,-1),
把(1,-1)代入y=
1
2
x2+
1
2
x-2得:
1
2
×1+
1
2
×1-2=-1,
∴点B′也在该抛物线上;
②设抛物线的顶点M,
∵y=
1
2
x2+
1
2
x-2=
1
2
(x+
1
2
2-
17
8

∴M点的坐标为(-
1
2
,-
17
8
),
∴DC+BC=2
5
≈4.42,DM+MB=
5
8
41
+
17
8
 
4.517,
∴DC+BC<DM+MB,
∵P、Q两点的运动速度相同,
∴P点先到达点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坐标系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等重要知识;(3)题中,由于Q点的移动轨迹是条曲线,在求其移动距离时,能够通过辅助线来化曲为直,间接的得出P、Q的路程大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在△ABC中,AC=8,BC=6,AB=10,则△ABC的外接圆半径长为(  )
A、10B、5C、6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如图,在△ABC中,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17、在△ABC中,AC=5,中线AD=4,那么边AB的取值范围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在△ABC中,AC与⊙O相切于点A,AC=AB=2,⊙O交BC于D.
(1)∠C=
45
45
°;
(2)BD=
2
2

(3)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用π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2013•松江区二模)如图,已知在△ABC中,AC=15,AB=25,sin∠CAB=
45
,以CA为半径的⊙C与AB、BC分别交于点D、E,联结AE,DE.
(1)求BC的长;
(2)求△AED的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