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14.如图,A、B两点分别位于山脚的两端,小明想测量A、B两点间的距离,于是想了个主意:先在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达到A、B两点的点C,找到AC、BC的中点D、E,并且测出DE的长为15m,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30m.

分析 由D,E分别是边AC,AB的中点,首先判定DE是三角形的中位线,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求得AB的长即可.

解答 解:∵D、E分别是AC、BC的中点,
∴DE是△ABC的中位线,
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得:AB=2DE=30m.
故答案为:30.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运用;熟记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已知a+b=7,a-b=3,则a2-b2的值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A、B两地被池塘隔开,在没有任何测量工具的情况下,小强通过下面的方法估测出A、B间的距离:先在AB外选一点C,然后步测出AC、BC的中点D、E,并且步测出DE长,由此知道AB长.若步测DE长为50m,则A,B间的距离是(  )
A.25mB.50mC.75mD.10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正方形AOCB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O为原点,点B在反比例函数y=$\frac{k}{x}$(x>0)图象上,△BOC的面积为8.
(1)求反比例函数y=$\frac{k}{x}$的关系式;
(2)若动点E从A开始沿AB向B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F从B开始沿BC向C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当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动点随之停止运动.若运动时间用t表示,△BEF的面积用S表示,求出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t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在一次数学社团活动上,小明设计了一个社团标识,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与折线D-E-F-B构成了中心对称图形,且DE⊥EF,AD=50,DE与EF长25,那么EF的长是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已知△AC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点E在AC上,EF⊥AC交AB于F,连BE、CF,M、N分别为CF、BE的中点.
(1)如图1,则$\frac{MN}{CE}$=$\frac{1}{2}$,并说明理由;
(2)如图2,将△AEF绕点A顺时针旋转45°,(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并加以证明;
(3)如图3,将△AEF绕A点顺时针旋转一个锐角,则上述结论是否仍成立?(画图不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在△ABC中,∠ABC=90°,∠ACB=18°,D是AC上一点,连接BD,过点D作DE⊥BC,交BC于点E,延长ED到点F,使得DF=AB,连接AF,BF,CF,G是BC上一点,连接FG,交AC于点H,已知∠ADB=36°,BF平分∠ABC.
(1)试判断BD与A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BF=CF,∠BGF=∠FDC,求∠BFG的度数;
(3)求证:FH是△ACF的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是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
(1)实验与探究
由图观察易知点A(0,2)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的坐标为(2,0),请在图中分别标明B(5,3)、C(-2,5),E(-1,-4)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C′,E′的位置,并写出它们的坐标:B′(3,5)、C′(5,-2),E′(-4,-1);
(2)归纳与发现:
结合图形观察以上三组点的坐标,你会发现:坐标平面内任一点P(a,b)关于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l的对称点P′的坐标为(b,a)(不必证明);
(3)运用与拓广:
已知两点D(1,-3)、B(5,3),试在直线l上确定一点Q,使点Q到D、B两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并求出Q点坐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C=90°
(1)若a=5,b=12,求c的值.
(2)若a=16,c=20,求b的值;
(3)若a:b=3:4,c=40,求a,b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