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矩形纸片ABCD的边长AB=4,AD=2.将矩形纸片沿EF折叠,使点A与点C重合,折叠后在其一面着色(如图),则着色部分的面积为( )

A.8
B.
C.4
D.
【答案】分析:着色部分的面积等于原来矩形的面积减去△ECF的面积,应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得FC的长,进而求得相关线段,代入求值即可.
解答:解:在Rt△GFC中,有FC2-CG2=FG2
∴FC2-22=(4-FC)2
解得,FC=2.5,
∴阴影部分面积为:AB•AD-FC•AD=
故选B.
点评: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本题中没有着色的部分为△ECF,利用了矩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勾股定理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如图,M为矩形纸片ABCD的边AD的中点,将纸片沿BM、CM折叠,使点A落在A1处,点D落在D1处.若∠A1MD1=40°,则∠BMC的度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矩形纸片ABCD的边长AB=4,AD=2.将矩形纸片沿EF折叠,使点A与点C重合,折叠后在精英家教网其一面着色.
(1)GC的长为
 
,FG的长为
 

(2)着色面积为
 

(3)若点P为EF边上的中点,则CP的长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1,矩形纸片ABCD的边长分别为a,b(a<b).将纸片任意翻折(如图2),折痕为PQ.(P在BC上),使顶点C落在四边形APCD内一点C′,PC′的延长线交直线AD于M,再将纸片的另一部分翻折,使A落在直线PM上一点A′,且A′M所在直线与PM所在直线重合(如图3)折痕为MN.
(1)猜想两折痕PQ,MN之间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
(2)若∠QPC的角度在每次翻折的过程中保持不变,则每次翻折后,两折痕PQ,MN间的距离有何变化?请说明理由;
(3)若∠QPC的角度在每次翻折的过程中都为45°(如图4),每次翻折后,非重叠部分的四边形MC′QD,及四边形BPA′N的周长与a,b有何关系,为什么?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矩形纸片ABCD的边长AB=4,AD=2.将矩形纸片沿EF折叠,使点A与点C重合,折叠后在其一面着色.
(1)GC的长为
2
2

(2)求FG的长.
(3)求阴影部分面积.
(4)若点P为EF边上的中点,则CP的长为
5
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已知:如图,矩形纸片ABCD的边AD=3,CD=2,点P是边CD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C重合,把这张矩形纸片折叠,使点B落在点P的位置上,折痕交边AD于点M,折痕交边BC于点N.
(1)写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设CP=x,AM=y,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试判断∠BMP是否可能等于90°.如果可能,请求出此时CP的长;如果不可能,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