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2338  122346  122352  122356  122362  122364  122368  122374  122376  122382  122388  122392  122394  122398  122404  122406  122412  122416  122418  122422  122424  122428  122430  122432  122433  122434  122436  122437  122438  122440  122442  122446  122448  122452  122454  122458  122464  122466  122472  122476  122478  122482  122488  122494  122496  122502  122506  122508  122514  122518  122524  122532  366461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泉州七年级下期期末模拟考试(二)数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解答题

如图,△ABC,AB=AC,AD是BC边上的高,∠CAD=26°, AE=AD,求∠BDE的度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泉州七年级下期期末模拟考试(二)数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解答题

一个多边形的外角和是内角和的,求这个多边形的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二模数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解答题

已知:等边中,点O是边AC,BC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M,N分别在直线AC, BC上,且
【小题1】 如图1,当CM=CN时, M、N分别在边AC、BC上时,请写出AM、CN 、MN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小题2】 如图2,当CM≠CN时,M、N分别在边AC、BC上时,(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你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小题3】  如图3,当点M在边AC上,点N在BC 的延长线上时,请直接写出线段AM、CN 、MN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二模数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解答题

已知:如图,∠ABC=∠DCB,BD、CA分别是∠ABC、∠DCB 的平分线.
求证:AB=D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数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解答题

如图,D是△ABC中AB边的中点,△BCE和△ACF都是等边三角形, M、N分别是CE、CF的中点.

【小题1】求证:△DMN是等边三角形;
【小题2】连接EF,Q是EF中点,CP⊥EF于点P. 求证:DP=DQ.
同学们,如果你觉得解决本题有困难,可以阅读下面两位同学的解题思路作为参考:
小聪同学发现此题条件中有较多的中点,因此考虑构造三角形的中位线,添加出了一些辅助线;小慧同学想到要证明线段相等,可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如何构造出相应的三角形呢?她考虑将△NCM绕顶点旋转到要证的对应线段的位置,由此猜想到了所需构造的三角形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数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解答题

已知:如图,点D、E分别在AB、AC上,BE与CD相交于点F,BD=CE,∠B=∠C.
求证:BE=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东台市新曹农场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卷(带解析) 题型:解答题

如图,在△ABC中,已知∠ABC=30°,点D在BC上,点E在AC上,∠BAD=∠EBC,AD交BE于F.
【小题1】求的度数;
【小题2】若EG∥AD交BC于G,EH⊥BE交BC于H,求∠HEG的度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四校七年级5月联考数学卷(带解析) 题型:解答题

初一(10)班同学到野外上数学活动课,为测量池塘两点A、B的距离,设计了如下方案:

(Ⅰ)如图1,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直接到达A、B的点C,连接AC、BC,并分别延长AC至D,BC至E,使DC=AC,EC=BC,最后测出DE的距离即为AB的长;                                  
(Ⅱ)如图2,先过B点作AB的垂线BF,再在BF上取C、D两点使BC=CD,接着过D作BD的垂线DE,交AC的延长线于E,则测出DE的长即为AB的距离.                                                                                                                                                                                                                                     
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案(Ⅰ)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2)方案(Ⅱ)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3)方案(Ⅱ)中作BF⊥AB,ED⊥BF的目的是                                
若仅满足∠ABD=∠BDE≠90°, 方案(Ⅱ)是否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四校七年级5月联考数学卷(带解析) 题型:解答题

如图,给出下列论断:①,②,③.请你将其中的两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使结论成立,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届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解答题

已知AB=AC,DB=DE,∠BAC=∠BDE=α.
【小题1】如图1,α=60°,探究线段CE与AD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小题2】如图2,α=120°,探究线段CE与AD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小题3】如图3,结合上面的活动经验探究线段CE与AD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    .(直接写出答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