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7001  127009  127015  127019  127025  127027  127031  127037  127039  127045  127051  127055  127057  127061  127067  127069  127075  127079  127081  127085  127087  127091  127093  127095  127096  127097  127099  127100  127101  127103  127105  127109  127111  127115  127117  127121  127127  127129  127135  127139  127141  127145  127151  127157  127159  127165  127169  127171  127177  127181  127187  127195  366461 

科目: 来源:第2章《二次函数》中考题集(50):2.3 二次函数的应用(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如图,抛物线y=-x2+(6-)x+m-3与x轴交于A(x1,0)、B(x2,0)两点(x1<x2),交y轴于C点,且x1+x2=0.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并写出顶点坐标及对称轴方程.
(2)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BC≌△OBC?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2章《二次函数》中考题集(50):2.3 二次函数的应用(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kx-4k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抛物线y=ax2+bx+c经过O、A两点.
(1)试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b;
(2)设抛物线的顶点为D,以D为圆心,DA为半径的圆被x轴分为劣弧和优弧两部分.若将劣弧沿x轴翻折,翻折后的劣弧落在⊙D内,它所在的圆恰与OD相切,求⊙D半径的长及抛物线的解析式;
(3)设点B是满足(2)中条件的优弧上的一个动点,抛物线在x轴上方的部分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得∠POA=∠OBA?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2章《二次函数》中考题集(50):2.3 二次函数的应用(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已知一次函数y1=x,二次函数y2=x2+
(1)根据表中给出的x的值,填写表中空白处的值;

(2)观察上述表格中的数据,对于x的同一个值,判断y1和y2的大小关系.并证明:在实数范围内,对于x的同一个值,这两个函数所对应的函数值y1和y2的大小关系仍然成立;
(3)若把y=x换成与它平行的直线y=x+k(k为任意非零实数),请进一步探索:当k满足什么条件时,(2)中的结论仍然成立?当k满足什么条件时,(2)中的结论不能对任意的实数x都成立?并确定使(2)中的结论不成立的x的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2章《二次函数》中考题集(50):2.3 二次函数的应用(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D=6cm,CD=4cm,BC=BD=10cm,点P由B出发沿BD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同时,线段EF由DC出发沿DA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交BD于Q,连接PE.若设运动时间为t(s)(0<t<5).解答下列问题:
(1)当t为何值时,PE∥AB;
(2)设△PEQ的面积为y(cm2),求y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S△PEQ=S△BCD?若存在,求出此时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4)连接PF,在上述运动过程中,五边形PFCDE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2章《二次函数》中考题集(50):2.3 二次函数的应用(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如图,在菱形ABCD中,∠A=60°,AB=4,E是边AB上一动点,过点E作EF⊥AB交AD的延长线于点F,交BD于点M.
(1)请判断△DM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设EB=x,△DMF的面积为y,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2章《二次函数》中考题集(50):2.3 二次函数的应用(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2,M是AD的中点,点E从点A出发,沿AB运动到点B停止,连接EM并延长交射线CD于点F,过M作EF的垂线交射线BC于点G,连接EG、FG.
(1)设AE=x时,△EGF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P是MG的中点,请直接写出点P的运动路线的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2章《二次函数》中考题集(50):2.3 二次函数的应用(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如图1,在梯形ABCD中,AB=BC=10cm,CD=6cm,∠C=∠D=90°.
(1)如图2,动点P、Q同时以每秒1cm的速度从点B出发,点P沿BA,AD,DC运动到点C停止,点Q沿BC运动到点C停止,设P、Q同时从点B出发t秒时,△PBQ的面积为y1(cm2),求y1(cm2)关于t(秒)的函数关系式;
(2)如图3,动点P以每秒1cm的速度从点B出发沿BA运动,点E在线段CD上随之运动,且PC=PE.设点P从点B出发t秒时,四边形PADE的面积为y2(cm2),求y2(cm2)关于t(秒)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2章《二次函数》中考题集(51):2.3 二次函数的应用(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AD=DC=2cm,BC=4cm,在等腰△PQR中,∠QPR=120°,底边QR=6cm,点B、C、Q、R在同一直线l上,且C、Q两点重合,如果等腰△PQR以1cm/秒的速度沿直线l箭头所示方向匀速运动,t秒时梯形ABCD与等腰△PQR重合部分的面积记为S平方厘米.
(1)当t=4时,求S的值;
(2)当4≤t≤10,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2章《二次函数》中考题集(51):2.3 二次函数的应用(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B=15,AD=20,∠C=30度.点M、N同时以相同速度分别从点A、点D开始在AB、AD(包括端点)上运动.
(1)设ND的长为x,用x表示出点N到AB的距离,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
(2)当五边形BCDNM面积最小时,请判断△AMN的形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第2章《二次函数》中考题集(51):2.3 二次函数的应用(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D=2,BC=4,点M是AD的中点,△MBC是等边三角形.
(1)求证: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2)动点P、Q分别在线段BC和MC上运动,且∠MPQ=60°保持不变.设PC=x,MQ=y,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3)在(2)中:
①当动点P、Q运动到何处时,以点P、M和点A、B、C、D中的两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并指出符合条件的平行四边形的个数;
②当y取最小值时,判断△PQ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