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16533  216541  216547  216551  216557  216559  216563  216569  216571  216577  216583  216587  216589  216593  216599  216601  216607  216611  216613  216617  216619  216623  216625  216627  216628  216629  216631  216632  216633  216635  216637  216641  216643  216647  216649  216653  216659  216661  216667  216671  216673  216677  216683  216689  216691  216697  216701  216703  216709  216713  216719  216727  366461 

科目: 来源:2007年中考模拟考试数学科试卷2 题型:059

在△ABC中,∠ACB=90°,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于D,BE⊥MN于E.

(1)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求证:①△ADC≌△CEB;②DE=AD+BE;

(2)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求证:DE=AD-BE;

(3)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试问DE、AD、BE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写出这个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陕西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数学模拟试卷(七) 题型:059

已知△ABC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BC在x轴上,点D为BC的中点,点A在第一象限内,AB与y轴的正半轴相交于点E,点B(-1,0),P是AC上的一个动点(P与点A、C不重合)

(1)求点A、E的坐标;

(2)若y=过点A、E,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连结PB、PD,设L为△PBD的周长,当L取最小值时,求点P的坐标及L的最小值,并判断此时点P是否在(2)中所求的抛物线上,请充分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7年陕西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数学模拟试卷(八) 题型:059

如下图,在△ABC中,∠C=90°,AC=6,BC=8,M是BC的中点,P为AB上的一个动点,(可以与A、B重合),并作∠MPD=90°,PD交BC(或BC的延长线)于点D.

(1)记BP的长为x,△BPM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得△MPD与△ABC相似?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淮安外国语学校2008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模拟、初三数学试卷 题型:059

已知:如图,O为ABCD的对角线BD上一点,过点O的直线lABCD的一组对边分别相交于点E、F,且OE=OF.

(1)试证明:点O为BD的中点.

(2)若直线l绕点O旋转,那么在旋转过程中,直线lABCD的一组对边(或它们的延长线)分别相交于点,那么是否恒成立?若成立,请画出一种情形的图形予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四及答案(芜湖市烟墩中心初中) 题型:059

如图,割线ABC与⊙O相交于B、C两点,D为⊙O上一点,E为弧BC的中点,OE交BC于F,DE交AC于G,∠ADG=∠AGD,AB=2,AD=4,EG=2.求证:∠A=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8年南京秦淮区中考数学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 题型:059

如图,在等边△ABC中,ADBC于点D,一个直径与AD相等的圆与AB相切于点E,与BC相切于点F,连接EF

(1)判断EFAC的位置关系(不必说明理由);

(2)FG是圆的一条直径,连接AG.判断AG与圆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6年初中数学总复习下册 题型:059

  如图,某学习小组在探索“一点到等边三角形三边的距离与该等边三角形的高的关系”时,对话如下:

  甲同学:我们先将要探索的问题具体化,(边说边画)等边△ABC,高为h.点P该在哪儿呢?

  乙同学:我想,点P的位置就是分类讨论的关键.我们研究问题应该从特殊到一般.特殊的话,点P应该在等边△ABC的一边上,(边说边画,得图①).只需连接AP,我就可以得到PD+PE=AM.

  丙同学:结果要及时上升为规律.设点P到△ABC三边AB、AC、BC的距离分别为h1、h2、h3.你的发现就可以归纳为h=h1+h2+h3.而点P在等边△ABC内部时(如图②),这个结论也成立.

  丁同学:如果点P在等边△ABC外部呢(如图③)?丙发现的“规律”好像有问题……

(1)请你证明丙同学的发现.

(2)丁同学发现了什么问题,提出你的猜想(不必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6年初中数学总复习下册 题型:059

用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ABC和△ACD拼成菱形ABCD.把一个含60°角的三角尺与这个菱形叠合,使三角尺的60°角的顶点与点A重合,两边分别与AB、AC重合.将三角尺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1)当三角尺的两边分别与菱形的两边BC、CD相交于点E、F时(如图甲),通过观察或测量BE、CF的长度,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并证明你的结论;

(2)当三角尺的两边分别与菱形的两边BC、C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F时(如图乙),你在(1)中得到的结论还成立吗?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6年初中数学总复习下册 题型:059

(1)如图1,直线MN与⊙O相交,且与⊙O的直径AB垂直,垂足为P,过点P的直线与⊙O交于C、D两点,直线AC交MN于点E,直线AD交MN于点F.求证:PC·PD=PE·PF.

(2)如图2,若直线MN与⊙O相离.(1)中的其余条件不变,那么(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在图3中,直线MN与⊙O相离,且与⊙O的直径AB垂直,垂足为P.①请按要求画出图形:画⊙O的割线PCD(PC<PD),直线BC与MN交于E,直线BD与MN交于F.②能否仍能得到(1)中的结论?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06年初中数学总复习下册 题型:059

如图1、2,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M是AB延长线上一点.直角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经过点D,且直角顶点E在AB边上滑动(点E不与点A、B重合),另一条直角边与∠CBM的平分线BF相交于点F.

(1)如图1,当点E在AB边的中点位置时:

①通过测量DE,EF的长度,猜想DE与EF满足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

②连接点E与AD边的中点N,猜想NE与BF满足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

③请证明你的上述两个猜想.

(2)如图2,当点E在AB边上的任意位置时,请你在AD边上找到一点N,使得NE=BF,进而猜想此时DE与E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