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311614  311622  311628  311632  311638  311640  311644  311650  311652  311658  311664  311668  311670  311674  311680  311682  311688  311692  311694  311698  311700  311704  311706  311708  311709  311710  311712  311713  311714  311716  311718  311722  311724  311728  311730  311734  311740  311742  311748  311752  311754  311758  311764  311770  311772  311778  311782  311784  311790  311794  311800  311808  366461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y=-\frac{{3\sqrt{3}}}{20}({x^2}-\frac{17}{3}x-2)$.
(1)求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
(2)记抛物线与x轴的右交点为B,点A(1,$\sqrt{3}$)在抛物线上,P、Q两质点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P质点沿AO方向,行驶速度为a个单位/秒、Q质点沿BO方向,行驶速度为2个单位/秒.
①1秒后,P质点到达M点,Q质点到达N点.若要使△OMN与△OAB相似,P质点的行驶速度可以是多少?
②当P质点到达直线OA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C时,两质点停止行驶.若P质点的行驶速度与Q质点的相同,
记线段MN的平方(MN2)为点M、N的超级距离、t为行驶时间.当t等于多少秒时,质点P、Q之间的超级距离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抛物线y=ax2+2x+c经过点A(0,3)、B(-1,0),请解答下列问题: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抛物线的顶点为D,与x轴的另一交点为C,对称轴交x轴于点E,连接BD,求cos∠DBE;
(3)在直线BD上是否存在点F,使由B、C、F三点构成的三角形与△BDE相似?若存在,求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2x-3交x轴于A、B两点(A在B的左侧),交y轴于C点,且OB=OC,抛物线的对称轴交BC于点P.
(1)求a的值和P点坐标;
(2)在x轴正半轴上取一点Q,使∠OPQ=∠OBC,求Q点的坐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1,0)、B(0,3).以AB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点C在第一象限,M是AB的中点.P、Q分别是线段AC、CB上的动点,点P自A出发,以$\frac{{\sqrt{5}}}{5}$个单位/s的速度向C运动;点Q自C出发,以相同速度向B运动.BC交x轴于点E.设运动时间为t s.
(1)求证:MP=MQ.
(2)求点C的坐标.
(3)求过A、B、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4)是否存在t值,使∠EMP=45°?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直角三角形AOB,O为坐标原点,OA=1,BO=3,将此三角形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DOC,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B、C.
(1)求点C和点D的坐标;
(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若点P是第二象限内抛物线上的动点,其横坐标为t,是否存在一点P,使△PCD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PCD的面积的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对称轴与抛物线相交于点M,与x轴相交于点N.点P是线段MN上的一动点,过点P作PE⊥CP交x轴于点E.
(1)直接写出抛物线的顶点M的坐标是(1,4).
(2)当点E与点O(原点)重合时,求点P的坐标.
(3)点P从M运动到N的过程中,求动点E的运动的路径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4与x轴分别交于A、B两点,抛物线y=-x2+bx+c经过A、B两点,并于x轴交于另一点C(点C在点A的右侧),点P是抛物线上一动点.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及点C的坐标;
(2)若点P在第二象限内,过点P作PD⊥x轴于D,交AB于点E,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线段PE的最长?此时PE等于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给出定义:m°n=mn(其中m,n是实数),已知y=x°(a°x+b)+2,当x=b-1时,y=y1;当x=b+1时,y=y2
(1)计算出y的值(用a,b,x表示);
(2)已知y1=y2,求a的值;
(3)若y1=y2成立,过点(a,2ab+2)的直线y=kx+2与函数y=x°(a°x+b)+2交于点M,N,已知A(b,0),且∠MAN=90°.在函数y=x°(a°x+b)+2的图象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PMN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已知甲地海拔11米,乙地海拔30米,丙地海拔-11米.
(1)若把甲地的高度记为0米,则乙地和丙地的高度各记为多少米?
(2)若把乙地的高度记为0米,则甲地和丙地的高度各记为多少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已知xm=3,xn=2,求x3m+2n和x3m-2n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