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家庭电路触电事故有单线触电和双线触电两种,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跟 ________(选填“火线”或“零线”)接触造成的,电灯和控制它的开关是 ________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六章 第4节 变阻器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电位器是变阻器的一种,小菲同学买了一个电位器,如图所示。小菲想把它与灯泡串联起来,利用它改变灯泡的亮度;请仔细观察,现想使滑动触头顺时针转动时灯泡变亮,以下接线方法正确的是( )

A. A、B 两个接线柱分别接入电路 B. B、C两个接线柱分别接入电路

C. A、C两个接线柱分别接入电路 D. 以上连接方法都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 第三节 比热容 同步测试卷 题型:计算题

现代社会,“变废为宝”已成为节约能源的重要途径,例如“填埋”和“焚烧”垃圾都可发电,这样既处理了垃圾,又起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经研究表明每焚烧1t垃圾可发电8.1×108J.请同学们计算一下1t垃圾发电产生的这些能量

(1)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kg的汽油放出的热量?(汽油的热值q=3×107J/kg)_______

比热容、水的初温和末温,利用Q吸=cm水(t﹣t0)=Q放求水的质量. __________

(2)可使效率为30%的汽车匀速前进多少km?(汽车匀速前进受到的摩擦力f=648N)_________

(3)如果这些能量全部被水吸收,可将多少kg10℃的水烧开?_______[c水=4.2×103J/(kg•℃)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结果保留整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 第三节 比热容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我国幅员辽阔,相同纬度上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其主要原因是(   )

A. 水和陆地的比热容不同 B. 地势的高低不同 C. 日照的时间不同 D. 离太阳的远近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九章 第3节 安全用电 同步测试 题型:作图题

请将图所示一个两孔插座和一个带开关的灯泡接入家庭电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九章 第3节 安全用电 同步测试 题型:单选题

为确保用电安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B. 更换开关、搬动电器前应断开开关

C. 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

D. 控制电灯的开关装在零线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九章 第三节 安全用电 同步测试 题型:简答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现代家庭电器化程度越来越高,各种电器设备的数量急剧增加,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触电事故,因此,用电安全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1)人们往往认为:造成触电危害的原因是接触了高压电,实际上触电危害的真正原因是有较大的电流通过人体,而人体的电阻并非固定不变的,最不利时人体的电阻只有不到1000Ω,所以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________ , ________ 高压带电体.

(2)人体发生触电事故,主要是指(_______)

A.人体带了电

B.人体中有电流流过

C.人体上有电压

D.人体中流过的电流超过了一定值

(3)利用学过的知识简单解释为什么电压越高,触电危害就越大________?

(4)如图是两幅用电安全的宣传画,请你认真观察后给配上合适的宣传词:

如图1:________ ;

如图2: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九章 第三节 安全用电 同步测试 题型:单选题

(2016•桂林)下列事例,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 使用绝缘皮破损的插头        B. 人触电时,先关掉电源再救人

C. 电器设备起火,不能用水直接灭火         D. 使用试电笔时,手指不能碰到笔尖金属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12.4升华与凝华 同步测试 题型:单选题

下列一些生活场景中涉及到热学方面的有关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A. 喷洒“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喷洒“干冰”的作用是干冰升华变为雨

B.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 用铝壶在天然气灶上烧水的过程中天然气燃烧越充分,热值越大

D. 水沸腾时壶口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