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3.离池塘水面15m高处有一风筝,这个风筝在水中的像离水面的距离为15m;当风筝在空中逐渐飞高时,水中像的大小将不变(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分析 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答 解:
水面相当于平面镜,风筝离湖面15m,则风筝的像距离水面15m,风筝在水面成像大小跟风筝的大小有关,跟风筝到水面的距离没有关系.所以当风筝在空中逐渐飞高时,风筝在水中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15;不变.

点评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只跟物体大小有关,跟平面镜大小、距离平面镜的距离远近等都没有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甲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他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毛巾、棉布、木板,让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分别标记出小车停下的位置.
(1)标记③是小车在木板表面上停下的位置.
(2)分析可知: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选填“快”或“慢”)推理可知:运动小车如果不受阻力作用,它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3)乙同学用此装置让同一小车从不同高度处滑下,均在铺有木板的水平面上滑行,发现高度越高,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距离越远,由此可知:小车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小车所处高度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1)如图甲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1.84cm.
(2)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艺馨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1)将一块薄玻璃板竖直立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桌面上;
(2)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完全重合,并用笔在白纸上标记出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
(3)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前面的步骤;
(4)用刻度尺分别测量蜡烛A和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
在此实验中:
①我们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②我们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③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多次进行实验,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④如果实验中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在不同位置成了两个清晰的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0.4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建筑工地要用500m3的沙石,现取这种沙石1×10-3m3,测得其质量为2.6kg,则这种沙石的密度为2.6×103kg/m3,若用载重4t的卡车运送,需运送325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图中刻度尺甲、乙的最小刻度分别是1mm、1cm,物体A、B的长度分别是2.30cm、0.94d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一只竹筏遇险向黄河下游漂去,在距离竹筏上、下游200米处的两只潜艇同时发现情况,同时以12米/秒的速度向竹筏驶去,则(  )
A.上游的救生艇先到达B.下游的救生艇先到达
C.两艘救生艇同时到达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如图,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选填“平行”或“垂直”)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被测物体的长度为1.95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如图所示,重力为20N的物体挂在水平轻杆AC的右端C点,水平横杆左端有一可转动的固定轴A,水平轻杆AC长为$\sqrt{2}$m,轻绳BD的B端可固定在AC杆上的任一点,轻绳的D端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的任一点,绳BD长为$\sqrt{2}$m,轻杆AC始终保持水平,则当AB间的距离为1m时,轻绳BD的拉力最小值为4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