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C.平面镜成像时,像、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D.人能通过平静的湖水看到自己的脸是光的折射现象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六章6.1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龙岩)“以卵击石”,卵破的施力物体是( )
A.人 B.卵 C.石 D.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六章6.3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杭州)小明和小忠想把一条弹性绳拉开,使弹性绳两端的拉环能分别套在相隔一段距离的两根柱子上,用来晒衣服.现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按图甲的方法做;另一种是按图乙的方法做.关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
B.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甲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
C.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相同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四章4.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武清区一模)如图所示,将甲手机挂在玻璃罩内,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能听到甲手机响亮的振铃声,同时也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如果用抽气机不断地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再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听到甲手机的振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振铃声,但仍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这个实验说明( )
A.声音和光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B.声音和光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光不能
D.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声音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四章4.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贺州)如图所示的现象或应用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插入水中的铅笔
B.自行车尾灯
C.树荫下圆形光斑
D.水中“倒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四章4.4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每当我坐车通过两边绿化优美的酒谷大道时,在酒香的引领下.我会不自觉的融人“醉美泸州”之意境.除了浓郁的酒香.还享受到了壮美的“川江号子”乐曲.对情景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看到“酒谷大道”两边的树叶呈绿色是因为树叶吸收了自然光中的绿光
B.听到壮美的“乐曲“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闻到“浓郁的酒香”说明酒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四章4.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乐山)如图所示,在下面的四个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茶杯在镜中的“倒影”
B.屏幕上的“手影”
C.水中筷子“变弯”
D.街头路口的“凸面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四章4.5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绵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5cm,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5cm处,光屏上可承接到烛焰放大、倒立、淸晰的实像,然后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缓慢向凸透镜靠近.最终停在距凸透镜20cm处,为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实像,则光屏的移动方向和光屏上所得到像的大小变化分别是( )
A.靠近凸透镜,变大 B.远离凸透镜,变大 C.靠近凸透镜,变小 D.远离凸透镜,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第十七章17.1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
(2012?绵阳)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光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
B.无论何种信息的传递都需要介质
C.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传递信息
D.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都是利用无线电波传递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