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12?江阴市模拟)
时间t/s 下落距离S/m
0.0 0.000
0.4 0.036
0.8 0.467
1.2 0.957
1.6 1.447
2.0 x
在一次砑究性学习活动中,某小组同学对“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探究过程如下:
A.他们计划从物体自由下落的距离与下落的时间关系上入手进行探究,并设计了这样的实验:取一些相同“一次性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频闪摄影”的方法测量“一次性纸杯”在空气中自由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和下落时间的一些数据.
B.在相同条件下,同学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1:测量一只“一次性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下面的表格中,并画出了“下落距离一--时间”图线,如下右图中的图线1:
实验2:将4只“一次性纸杯”叠放在一起,测出它们在不同时刻下落的距离,画出“下落距离一--时间”图线,如下右图中的图线2;
实验3:将9只“一次性纸杯”叠放在一起,测出它们在不同时刻下落的距离,画出“下落距离一--时间”图线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图线1、2、3具有一些共同特点,“一次性纸杯”在开始下落阶段的运动速度是
变化
变化
(填“变化”或“不变”)的.最后阶段“一次性纸杯”做
匀速直线
匀速直线
运动.
(2)分析右图中的图线1,推算表格中x的值应为
1.937
1.937
m.
(3)分析比较图线1、2、3,在最后阶段,图线
1
1
对应的“一次性纸杯”速度最小,图线
3
3
对应的“一次性纸杯”受到的空气阻力最大.匀速下降过程中,三次所受的阻力之比为
1:4:9
1:4:9
分析:(1)速度等于路程s除以时间t,s-t图象如果是一条直线表示速度不变,即匀速,如果不是直线表示速度在变化.
(2)右图图线1在0.75s之后是一条直线,说明路程变化和时间变化是成正比的,据此推算表格中x的值.
(3)最后阶段,1、2、3都是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可以选取一个相同的时间段,看这个时间段内,谁运动的距离短,谁运动的速度就小;
根据速度和空气阻力的关系做出解答.
解答:解:
(1)由图象可以看出,开始下落阶段的图象不是直线,说明在做变速运动;最后阶段的图象是一条直线,说明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
在0.8s~1.2s内,时间是1.2s-0.8s=0.4s,路程是0.957-0.467m=0.49m;
在1.2s~1.6s内,时间是1.6s-1.2s=0.4s,路程是1.447m-0.957m=0.49m;
因此,在1.6s~2.0s内,时间是2.0s-1.6s=0.4s,路程也应该是0.49m,
1.447m+0.49m=1.937m,所以第2.0s对应x值应该是1.937m.
(3)分析图象可知:在最后的阶段,相同的时间内0.25秒,1运动的距离是1.000m-0.712m=0.288m;
2运动的距离1.750m-1.250m=0.500m;
3运动的距离3.000m-2.200m=0.800m.
相同的时间1运动的距离最短,运动的速度最小;3运动的距离最大,运动的速度最大.
由上面可知3的运动速度最大,运动的速度越大,受到的空气阻力就越大.
故答案为:
(1)变化;匀速直线.(2)1.937.(3)1;3;1:4:9.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我们对于图象的分析能力,这是我们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个能力.此题的难点在于第三小题,我们要根据图象找出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然后比较速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江阴市模拟)下列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江阴市模拟)如图所示,一质量为1kg的长方体木块,静置于粗糙的水平面上,若水平面上各处粗糙程度均相同,在下列甲、乙、丙三种情况下,拉动长方体所需的最小水平施力分别为F、F、F,则其大小关系为下列何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江阴市模拟)2011年3月11日,日本于当地时间14时46分发生里氏9.0级地震,强震和引发的海啸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引发核危机,让世界震惊.核电站是利用
核裂变
核裂变
获取能量的(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其中核能属于
不可再生
不可再生
(选填“可在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媒体通过通讯卫星用
电磁
电磁
波把灾情的信息及时传到世界各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江阴市模拟)按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所示,一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表面光滑的固定斜面,请画出物体在上滑过程中所受的力的示意图.(不考虑空气阻力,所有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

(2)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标出图中的磁感线方向和磁体的N、S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