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归纳探究--研究鱼缸侧壁所受的压力
由于液体内部有压强,当鱼缸中盛入液体后,鱼缸侧壁就会受到液体的压力.鱼缸侧壁所受的液体的压力跟什么因素有关呢?下表是小雨在鱼缸中盛入不同的液体进行研究得到的一些数据(其中,ρ为液体密度,L为侧壁长度,H为液体深度,P为侧壁所受的压力).

请完成以下题目:
次数ρ/(kg/m3L/mH/mF/N
11.0×1030.10.15
21.0×1030.20.110
31.0×1030.10.220
40.8×1030.20.18
50.8×1030.20.232
(1)F=kρLH2,其中k=5N/kg(填上数值和单位).将数据表格形式变成公式形式,这里运用的科学方法是等价变换法.
(2)在一个鱼缸中分别盛入相同深度的海水和淡水,海水对鱼缸侧壁的压力大.
(3)在不同的游泳池中注入相同深度的水,游泳池侧壁所受的压力与侧壁长度的关系可以用图象1中的图线a表示.
(4)如图2,拦河大坝的长度L为50m,若大坝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F为1×108N,则水深H不能超过20m.

分析 (1)实验中主要有四个变量,分别为密度、侧壁长度、液体密度和侧壁所受压力,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比较1、2行、1、3行以及2、4行数据,可分析出密度、侧壁长度和液体深度与侧壁所受压力F的关系,最终归纳出表达式,再利用表达式可计算出鱼缸的k值,这种方法叫做等价变换法;
(2)由F=kρLH2可得,深度、侧壁长度相同时,侧壁受到的压力与液体密度成正比;
(3)由F=kρLH2可得,深度、液体密度相同时,侧壁受到的压力与侧壁长度成正比;
(4)已知拦河大坝的长度L以及大坝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F,则根据F=kρLH2即可求出水的最大深度.

解答 解:(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比较第1、2行数据可得,侧壁长度之比等于侧壁所受液体压力之比;比较第1、3行数据可得,液体深度的平方之比等于侧壁所受压力之比;比较第2、4行数据可得,密度之比等于侧壁所受压力之比;综合以上分析可得,F=kρLH2
选择第1行数据代入公式F=kρLH2可得,k=$\frac{F}{ρL{H}^{2}}$=$\frac{5N}{1.0×1{0}^{3}kg/{m}^{3}×0.1m(0.1m)^{2}}$=5N/kg.
将数据变为公式的方法叫做等价变换法.
(2)由公式可得,深度、侧壁长度相同时,侧壁受到的压力与液体密度成正比;由于海水的密度大于淡水的密度,因此在一个鱼缸中分别盛入相同深度的海水和淡水,海水对鱼缸侧壁的压力大.
(3)由公式可得,深度、液体密度相同时,侧壁受到的压力与侧壁长度成正比;而图1中a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数,因此游泳池侧壁所受的压力与侧壁长度的关系可以用图1图象中的图线a表示.
(4)由F=kρLH2可得:
1×108N=5N/kg×1.0×103kg/m3×50m×H2
解得,H=20m.
故答案为:(1)ρLH2;5N/kg;等价变换;(2)海水;(3)a;(4)20.

点评 本实验中的变量比较多,在分析数据时,必须在保证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依次分析其中的一个变量与侧壁所受压力之间的关系,最终综合成公式的形式,这种归纳研究的方法称为等价变换;有了侧壁所受压力的公式,剩余的问题基本要从公式入手进行分析和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蜡烛清晰的像,但他又不小心用手指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这时光屏上会出现(  )
A.指尖的像B.指尖的影子
C.变暗的完整的蜡烛像D.缺损的蜡烛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一质量均匀分布、正反面相同的长方形木板,以中线MN为界,对比观察左右两部分,发现粗糙程度可能不一样,哪一侧更粗糙?同学们进行了研究.

(1)①小华将滑块放木板上,通过细线和固定的测力计相连,如图甲.水平向右拉动木板,待示数稳定时,记下滑块经过左、右两部分时测力计的示数F和F,若F>F,则木板的左侧更粗糙,实验时不需要(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木板.
②小华左右手戴上同样的手套,木板水平对称地放在左右手上,现左手向左、右手向右,使两手距离快速增大,若木板向左运动,则木板左侧更粗糙.
(2)小明用图乙实验装置,进行如下操作:
A.将相同轻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在MN上的P、Q点,另一端分别与相同的滑块接触.
B.移动滑块压缩弹簧,使弹簧缩短不同长度,由静止释放滑块,使滑块向左、向右滑动.
C.分别测出滑块向左、向右滑行的距离为x1和x2
小明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判断木板的粗糙程度,小华提出疑义.
为能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作出正确判断,请指出小明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不能确定滑块经过中线MN时的速度相同.
改正实验方法后,若x1>x2,则木板右侧更粗糙.
(3)小红使滑块分别从左右两侧滑上木板,测出滑块运动的速度,作出滑块从两端分别运动至MN过程中的速度v和时间t的关系图线如图丙,则图线b(选填“a”或“b”)所对应的接触面更粗糙,判断的依据是b图线物块的速度变化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为了研究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哪些因素的关系,小华同学选用了用相同材料和粗细的金属丝制成的弹簧A、B、C、D和测力计进行实验.已知弹簧A、C的弹簧圈直径相等,弹簧B、D的弹簧圈直径也相等,且A、C的弹簧圈直径小于B、D的弹簧圈直径;A、B原来的长度均为LO,C、D原来的长度均为LO′,且LO<LO′.他将弹簧A、B、C、D的左端固定,并分别用水平向右的力通过测力计拉伸弹簧,它们的长度各目增加了△L1、△L2、△L3和△L4,如(a)、(b)、(c)、(d)所示.请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分析比较 (a)、(b)或(c)、(d)中的测力计示数、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以及相关条件.可得:当外力、金属丝的材料和粗细、原长相同时,弹簧圈直径越大,弹簧长度的增加量越大.
(2)分析比较(a)、(c)或(b)、(d)中的测力计示数.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以及相关条件,可得:当外力、金属丝的材料和粗细、弹簧圈直径相同时,原长越大,弹簧长度的增加量越大.
(3)若研究A弹簧的长度与外力的关系时记录了相应的数据,如表:
钩码总重/N02.04.06.08.010.012.014.0
指针位置/cm2.53.03.54.04.55.05.35.5
则根据实验数据所作的“弹簧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图象应该是如图2B图(填序号)所示的图象.
(4)若将以上C、D两个弹簧均改造成弹簧测力计,且两测力计的外壳和刻度分布均相同,则用弹簧D制成的测力计精确度更高.
(5)小华同学继续把制作好的弹簧测力计改造成为“密度秤”.他在不改变原来弹簧测力计刻度分布的情况下,先将塑料杯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再将塑料小桶中分别装满已知密度的五种不同液体后,用弹簧测力计称它们的物重,数据如表:
液体密度ρ/(g/cm30.81.01.21.31.7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2.42.83.23.44.2
①分析此表,图甲中能正确反映液体的密度与弹簧测力计示数之间的规律的图象是B.
②小华改造的密度秤的分度值是0.1g/cm3,如图乙所示,指针指在密度秤图示位置时,待测液体的密度为2.1g/cm3
③小华经过分析发现:自己制作的密度秤的“0刻度线”与弹簧测力计的“0刻度线”不重合,使用起来显得很不方便.他经过思考,对自己的改造过程进行了修正,成功地使两个“0刻度线”重合在了一起,小华的修正做法是:将塑料桶挂在秤钩上后,先将指针对齐弹簧测力计的0刻度线,然后再进行测量后标注密度的刻度值.
④小华在修正后的密度秤的塑料桶中重新装满密度为0.8g/cm3的液体,此时对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为1.6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只在没有空气的空间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如果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地看作自由落体运动.为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有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
猜想三: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为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几位同学用三个金属球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序号材料下落高度(m)下落时间(s)
1铁球201.96
2铁球302.47
3铅球201.96
(1)验证猜想一,应比较实验序号1和3,结论是:在下落高度相同时,物体下落的快慢与材料无关;
(2)请你帮助小明验证猜想三:
器材:0.5kg的铁球A、1kg的铁球B和皮尺,还需要的器材是秒表;
(3)小华同学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她让两片完全相同的纸(一张平展,另一张对折)同时从三楼由静止开始下落,她发现两片纸不同时(填“同时”或“不同时”)着地,此下落过程中两片纸作的不是(填“是”或“不是”)自由落体运动,因为纸所受的阻力太大,相对于纸的重力不能忽略不计.
(4)若铁球在如图所示中运动请画出的铁球重力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时尚代步工具.如图所示,当人驾驶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车匀速行驶时,相对于平衡车上的人,车是运动的
B.关闭电机,平衡车仍继续前进是由于其受到惯性作用
C.若平衡车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散失,则平衡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D.平衡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联系生活,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是一个智能手机,请你结合智能手机的结构和使用过程中的物理现象,写出四个相关的物理知识.
序号  智能手机的结构和使用过程中的物理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 
 示例 智能手机上网智能手机上网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1  
 2  
 3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雨以一定速度将石子向斜上方抛去,石子所作的运动叫斜抛运动.他想:怎样才能将石子抛得更远呢?于是他和小丽一起作如下探宄:
他们用如图所示的裝置做实验,保持容器水平,让喷水嘴的位置不变,用开关控制喷水的速度.
首先让喷水嘴的方向不变(即抛射角不变),作了3次实验:
第一次让水的喷出速度较小,这时水喷出后落在容器的A点;第二次让水的喷出速度稍大,水喷出后落在容器的B 点;第三次,让水的喷出速度最大,水喷出后落在容器的C点.小雨和小丽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在抛射角一定时,当物体抛出的速度越大,抛出的距离就越远.小丽回忆起上体育课的情景,想起了几个应用上述结论的例子,其中之一就是投掷标枪.
(2)控制开关,让水喷出的速度不变,让水沿不同方向喷出,又做几个实验,得出如下数据
喷嘴与水平方向的夹角1530456075
落点到喷嘴的水平距离(cm)5086.610086.650
小雨与小丽对上述数据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在速度一定时,随着物体抛出时与水平方向夹角增大,抛出距离先是越来越大,然后越来越小.当夹角为45°时,抛出距离最大.小雨与小丽总结了上述探究过程,他们明确了斜抛运动在水平方向飞行的距离与抛射速度和抛射角的关系,他们感到这次探宄的成功得益于探究规程中两次较好的运用了控制变量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用铅笔写字时,铅笔和手之间的摩擦是静摩擦;自行车刹车时,刹车皮和车轮内圈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汽车行驶时,前轮与地面的摩擦是滚动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