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中考体育测试跳绳项目中,某同学在1min内跳了180次,每次跳的高度约为5cm.他跳绳时的功率约为(  )
A.1000WB.100WC.10WD.1W

分析 首先估测出中学生的重力,而跳绳的过程是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的过程,知道每次跳的高度,可利用公式W=Gh计算出所做的总功,又知道做功的时间,再利用公式P=$\frac{W}{t}$计算出跳绳时的功率.

解答 解:初中生体重大约为600N,每次跳的高度h=5cm=0.05m,做功时间t=1min=60s,
1min内跳绳做的总功:
W=Gh=600N×0.05m×180=5400J,
跳绳时的功率:
P=$\frac{W}{t}$=$\frac{5400J}{60s}$=90W,
在上述四个答案中,只有100W最接近90W,所以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是估计出学生的重力,再用正确的公式计算,在计算时注意单位的换算统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某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三次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分别为25.96cm,25.98cm,25.95cm,那么最接近真实值的数据的是(  )
A.25.9cmB.25.97cmC.25.963cmD.25.96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重庆市校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定时作业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做法中能够增大压强的是( )

A. 铁轨下面要铺枕木、石子

B. 图丁的尖端做得很细

C. 书包带通常做得较宽

D. 坦克的轮子下安装履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1,是某同学选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的操作图,其中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

①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玻璃泡碰到了杯底;
②B图读数中的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被测液体读数;
(2)除了图2中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
(3)该同学在做实验时,水的初温如图3所示,其读数为36℃,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为了缩短水沸腾时间,你觉得应采取的措施是:用温水或者用少量水;用酒精灯的外延加热(4)图4中(a)、(b)是某同学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看到气泡上升情况示意图,其中图b一定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当水温升至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温,4min后水开始沸腾,接着又观察记录了6min,然后移开酒精灯,停止加热,沸腾停止,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t/min0123456789
温度T/℃90929496989898959898
同学根据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归纳有如下发现:
①水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②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第7min时的数据;
③停止加热,沸腾停止,说明沸腾过程需要吸(吸/放)热. 实验中你一定还有其他的发现,请写出其中任意一条: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或水沸腾前的响声比沸腾时的响声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所示,某人拉着绳的自由端匀速向左运动时,牵引测力计B的示数是600N.在不计绳和滑轮重以及摩擦的情况下,下列关于牵引测力计A的示数和汽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200N,1800NB.1200N,1200NC.1800N,1800ND.1800N,120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小明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橡皮膜和水等器材测盐水的密度.(水的密度为ρ0)操作步骤如下:将玻璃管的一端扎上橡皮膜并倒入适量的清水:将玻璃管缓慢插入装有盐水(密度为ρ)的烧杯中,直到橡皮膜表面与水平面相平:此时管底到盐水液面的高度为h2管内水柱高度为h1(如图所示)
(1)请你写出盐水密度的表达式为ρ=$\frac{{h}_{1}}{{h}_{2}}$ρ0.(用h1、h2、ρ0表示)
(2)若要测出该盐水的密度,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水柱的高度h1和管底到盐水液面的高度h2
(3)为了实现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的目的,应该多次改变管内水柱的高度,并测出橡皮膜与水平面相平时管底到水平面的高度,求出盐水的密度,求平均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如果光具座上的蜡烛、凸透镜不动,光屏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都承接不到像,其原因可能有哪几种?(至少三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选填“左”或“右”)移动,将杠杆调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测量力臂.
(2)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表格中漏填的数据为1. 
测量
序号
动力
F1/N
动力臂
L1/cm
阻力
F2/N
阻力臂
L2/cm
12025
2151.510
3515
(3)有的同学按现有方案得出下列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做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B
A.没有改变力的大小        B.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C. 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     D.实验次数较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4)如图乙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两侧钩码下再各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右端将下沉.
(5)如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若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原因是:该力的力臂变短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老师引导学生作了如下的猜想:
猜想A: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B: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C: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如图所示是他们进行实验探究的器材,演示板上固定了四条金属电阻丝,a、b、c三条长度均是1m,d的长度是0.5m;a、b的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a、c的材料相同,但c的横截面积大于a;a、d的材料和横截面积都相同.
(1)在探究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可依次把M、N跟ac 金属丝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
(2)在探究电阻跟材料的关系时,可依次把M、N跟ab金属丝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
(3)依次把M、N跟a、d金属丝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a、d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可探究电阻跟导体的长度的关系,其结论是:在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导体越长,其电阻越大.
(4)以上方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用到,被称为控制变量法.以下没有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是D
A.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B.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D.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