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把装有深为20cm的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水对杯底压强为2000 Pa,杯底面积为4平方厘米,水对杯底压力为0.8N,现要使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可采取的方法是可以向杯内加水、加盐等(g取10N/kg)

分析 (1)知道杯子内水的深度,根据p=ρgh求出水对杯底压强,又知道杯底面积,根据F=pS求出水对杯底压力;
(2)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得出,要增大水对杯底的压强,可以采取的办法:①使水的深度增加,②增大水的密度.

解答 解:(1)杯子内水的深度:h=20cm=0.2m,
水对杯底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2m=2000Pa;
由p=$\frac{F}{S}$可得,水对杯底压力:
F=pS=2000Pa×4×10-4m2=0.8N;
(2)由p=ρgh可知,要使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应使水的深度增加或密度变大,具体措施为:可以向杯子内加水,也可以向杯子内加盐以增大液体的密度等.
故答案为:2000;0.8;可以向杯内加水、加盐等.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体压强公式和固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关键知道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有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计算过程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2016年11月17日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3GPP确定了华为极化码(Polar  Code)作为5G通信编码,未来的5G手机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充电时的手机与家里其他正在工作的用电器是并联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李琪的妈妈从西亚超市里购买了一瓶芝麻油,李琪想知道这瓶芝麻油的密度,带了样品到学校物理实验室进行两人如下测量: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零刻度线左端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8.1g.然后将芝麻油样品倒入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芝麻油样品的质量为81.8g.
(3)将烧杯中的芝麻油全部倒入量筒,示数如图乙所示,芝麻油的体积为46mL.
(4)根据他测量的数据,求得所测芝麻油的密度为0.95g/cm3
(5)按照李琪设计的方案测量的芝麻油密度值偏大,造成该结果原因是向量筒中倒芝麻油时,会有少许油附着在烧杯壁上,因此测量的芝麻油体积偏小,从而再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的结果也就偏大了..
(6)针对李琪的实验方案,请你提出改进办法,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将烧杯中的芝麻油部分倒入量筒,测得剩余部分的质量,读出量筒中芝麻油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2016年10月19日,“神舟11号”与“天宫2号”交会对接成功、成为一体(如图).以“天宫2号”为参照物,“神舟11号”是静止(选填“运动”或“静止”)的,以地球为参照物,“神舟11号”是运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小明用一个标有“3600revs/(kW•h)”的电能表测量某一品牌的电热水壶的电功率,他只将装入2.0L水的电热水壶与电能表连接后接入电压为220V的电路中,用时6min将水烧开,观察发现该电能表1min时间内转盘转过的转数为108转,则这台电热水壶的电功率为1800W,水的温度初始温度为22.9℃.[c=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9.如图,小球A受到的重力大小为10N,挡板B对小球A的弹力大小为5N,请在图中画出小球A所受重力和挡板B对小球A弹力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根据如图中提供的小资料,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海豚可以发出次声波
B.蝙蝠发出的都是超声波
C.大象和狗的“发声频率”没有重叠区,所以狗的叫声大象永远听不到
D.15Hz的声音即使振幅足够大,人耳依然是听不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7.(1)某个运动的物体,前半段时间以速度v1运动,后半段时间以速度v2运动,求全程的平均速度$\overline{V}$;
(2)某个运动的物体,前半段路程以速度v1运动,后半段路程以速度v2运动,求全程的平均速度$\overline{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示意图.

(1)将发光体“F”、凸透镜(焦距为f)和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上,实验前应将光屏向向下调整,使发光体“F”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保持发光体“F”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应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3)将发光体“F”从图示位置向右移至A点,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右移动.
(4)光屏上获得清晰的像时,保持发光体“F”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取一只与实验中用的焦距相同、镜面直径较小的凸透镜,替代原来的凸透镜再次实验,观察到的像将会变暗,理由是凸透镜的面积变小,会聚的光的强度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