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为了测量盐水的密度,小红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她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________。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端移动。
(2)小红同学将盛有适量盐水的杯子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测出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28g。然后将杯中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________。
(3)再将盛有剩余盐水的杯子放在天平左盘内,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加砝码时,出现了如图丁所示的情况,小红下一步应进行的操作是(砝码盒中还有更大和更小的其他砝码):________。
A.把右盘中的砝码取下,换更大的砝码
B.继续向右盘中加更小的砝码
C.直接拨游码
(4)横梁恢复水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杯子及杯内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_g;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
(5)小明同学感觉小红同学这样测量太麻烦,于是他设计如下实验步骤: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记作;b.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记作;c.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记作V。
根据小明同学的实验过程,请你帮他写出计算盐水密度的数学表达式________;你认为他这样设计实验是否科学?________(填“科学”或“不科学),你这样认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零刻度线处 右 60 B 62 1.1×103 不科学 盐水从烧杯倒入量筒时会有残留
【解析】
(1)[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
[2]由图知道,此时指针左偏,说明左盘低右盘高,所以,平衡螺母需向右调节;
(2)[3]由图乙知道,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60ml=60cm3 ;
(3) [4]若右盘偏高,则说明物体的质量大,则需向右盘中增加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故B符合题意;
(4)[5]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故杯子及杯内剩余盐水的总质量是:
m′=50g+10g+2g=62g;
[6]根据题意知道,量筒内盐水的质量是:
m=128g-62g=66g,
所以,盐水的密度是:
;
(5)[7]由实验步骤可知,小靳实验中盐水的质量是:
m=m2 -m1,
盐水的密度是:
;
(6)[8]小明在把盐水从烧杯中倒入量筒中的过程中,有少量盐水附着在烧杯璧上,造成所测盐水的体积偏小,求出盐水的密度偏大,所以小明的方法不科学。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汽车上的散热器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水的__________较大的性质.容积为的水箱装满初温为的水,如果以汽车的散热器吸收了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将升高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I-U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通过甲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当乙两端电压增大时,通过它的电流也增大,它的电阻在增大
C. 甲、乙串联在电路中,甲、乙消耗的总功率可能是1.2W
D. 甲、乙并联在电路中,通过甲、乙的电流不可能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原理相同
B. 透镜不动,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动,光屏上的像变小
C. 透镜左移10cm后,眼睛在光屏和透镜间,通过透镜能看到正立的像
D. 若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远视镜片,则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和小红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明将一把木质刻度尺的一端支于水平地面上,观察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不断调节刻度尺,使其在地面上的影子________,这时尺的方向就与太阳光的方向平行。小明保持尺不动,小红将光屏A和凸透镜L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均垂直于刻度尺摆放,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实验前应点燃蜡烛,观察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是否在同一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3)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则像是倒立、____的实像。
(4)实验中,不但虚像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实像也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如图乙所示,在(3)的基础上,拿掉光屏,用肉眼在________(选填“A”、“B”或“C”)位置沿图示方向能看到这个实像。
(5)在(3)的基础上,当光屏略微向右移动时,光屏上的像将会模糊,如果蜡烛与凸透镜不动,那么,在凸透镜前放置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才可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其实就是__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原理。
(6)下表是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和观察的结果
次数 | 物距u/cm | 成像情况 | 像距 |
1 | 50.0 | 倒立、缩小、实像 | 12.5 |
2 | 30.0 | 倒立、缩小、实像 | 15.0 |
3 | 20.0 | 倒立、等大、实像 | 20.0 |
4 | 15.0 | 倒立、放大、实像 | |
5 | 8.0 | 正立、放大、虚像 | \ |
通过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表格中第4次实验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为________cm,此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水中冷却,如图甲所示: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热奶和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温度随时间变化比较缓慢的曲线是图乙中的______;(选填“A”或“B”)
(2)表示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图乙中的____;(选填“A”或“B”)
(3)水的初温是______℃,热奶的末温是______℃。
(4)热奶和水会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______。这个过程中热奶的内能______,水的内能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 中的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在做“让线圈转起来”的实验中,将线圈两端引线的漆皮的一端全部刮掉,另一端只刮半周,其作用与直流电动机中 的作用相同。线圈通电后是沿顺时针转动,若将电源两极对调,线圈的转动方向为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此时再将磁体两极对调,则线圈的转动方向为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汽车中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汽车发动机是用水作冷却剂的,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_ 的性质;
(2)油机是汽车的“心脏”,汽油机的_________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小轿车前方的挡风玻璃是倾斜的,目的是为了使车内物体所成的________ 像(选填“实”或“虚”)位于玻璃的上方,避免司机产生错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生存最重要的能源﹣﹣太阳能能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之一.20世纪以来,全球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大大增加了对能源的需求,在各种能源中,化石燃料中的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的主要一次能源.据世界能源委员会统计,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可采按1992年各国的产量计算,分別只能开采44年和60年;虽然可采储量还可能会有新的发现,但社会需求也在增长,特别是考虑到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油气燃枓可供开采的时间不会很长.在化石燃料中,尽管煤的蕴藏量最丰富,但燃煤造成的严重污染使其不大可能成为世界范围的主要能源.虽然核聚变反应可提供清洁的能源,在海洋中蕴藏着的42万亿吨核聚变的主要物质氘,但核聚变堆研究的难度很大,估计要到本世纪后期核聚变电站才有可能实现商品化.因此,在展望世纪能源问题的前景时,可能不得不面对油气资源面临枯竭,核聚变发电又未能商品化的一段时间21为保证这一时期内人类有充足的清洁能源供应,利用太阳能来发电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太阳能是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地球上的各种能源无不与之密切相关.事实上,太阳在地球的演化、生物的繁衍和人类的发展中,起了无比重大的作用,也为人类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能源.太阳内部不断进行的髙温核聚变反应释放着功率为3.8×1020兆瓦的巨大辐射能量,其中只有二十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大气高层;经过大气层时,约30%被反射,23%被吸收,仅有不到一半的能量功率8×1010兆瓦到达地球表面.尽管如此,只要能够利用其万分之几,便可满足今日人类的全部需要.
(1)太阳能是________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2)物质氘是发生核________的重要材料.(选填“聚变”或“裂变”)
(3)到达地球到达地球大气层的太阳能,大概有________的能量功率到达地球表面.(填百分比)
(4)今日人类对能量全部需要________能量功率8×1012兆瓦(选填“超过“或“不超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