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灯泡L正常发光时电压为 12V,电流为0.5A.S1处于闭合状态,无论开关S2处于闭合或断开状态时,灯泡都不会被损坏.电压表V1的两次示数之比为2:1,电压表V2的两次示数之比为5:4.已知开关在某个状态中,灯泡L正常发光.
求:(1)灯泡L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2)电源电压.

分析 (1)已知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可以根据RL=$\frac{{U}_{额}}{{I}_{额}}$算出灯泡的电阻;
(2)S1闭合,当开关S2断开时三个用电器串联,当开关S2闭合时,只有R1和L串联.
根据U=IR,电压表的两次示数之比等于两次电路的电流乘以电阻的比,得出需要的比例关系.
无论开关S2处于闭合或断开状态时,灯泡都不会被损坏.所以S2闭合时R2短路,用电器串联少一个,灯泡两端的电压大一些,依题意可知此时灯泡正常工作.

解答 解:
(1)根据I=$\frac{U}{R}$,
灯泡正常发光电阻:RL=$\frac{{U}_{额}}{{I}_{额}}$=$\frac{12V}{0.5A}$=24Ω;
(2)开关S1闭合后,当开关S2断开时,电路图如甲所示,三者串联;当开关S2闭合时,电路图如乙所示,R1与L串联.
若电压表V1在S2断开和闭合时示数分别是U1和U1′,电压表V2两次示数分别是U2和U2′,
根据I=$\frac{U}{R}$可得:U1=I1R1,U1′=I2R1
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可知,三者串联时R1分得电压小于R1与L串联时R1分得电压,
所以,$\frac{{U}_{1}}{{U}_{1}′}$=$\frac{I{R}_{1}}{{I}_{2}{R}_{1}}$=$\frac{{I}_{1}}{{I}_{2}}$=$\frac{1}{2}$,
且U2=I1(R L+R2),U2′=I2RL
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可知,三者串联时L与R2分得电压比R1与L串联时L分得电压多,
所以$\frac{{U}_{2}}{{U}_{2}′}$=$\frac{{I}_{1}({R}_{L}+{R}_{2})}{{I}_{2}{R}_{L}}$=$\frac{5}{4}$=$\frac{1}{2}$×$\frac{{R}_{L}+{R}_{2}}{{R}_{L}}$,
所以$\frac{{R}_{2}}{{R}_{L}}$=$\frac{3}{2}$,
根据电源电压不变可得:I1(R1+R2+RL)=I2(R1+RL
所以$\frac{{R}_{1}}{{R}_{L}}$=$\frac{1}{2}$,
由题无论开关S2处于闭合或断开状态时,灯泡都不会被损坏.开关S2闭合时,只有R1与L串联,灯泡L分得电压高于S2断开时分得电压,所以此时灯泡正常发光,
所以R1=$\frac{1}{2}$×24Ω=12Ω,
如图乙,IL=I=$\frac{U}{{R}_{1}+{R}_{L}}$
即:0.5A=$\frac{U}{12Ω+24Ω}$
解得:U=18V.
答:(1)灯泡L正常发光的电阻是24Ω;
(2)电源电压是18V.

点评 本题综合性较强,考查的知识联系也较多.首先要会分析电路的连接情况,即串并联情况、短路情况、电表的测量范围等;会灵活运用欧姆定律及其推导式;熟练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电压规律、电阻规律,熟练运用比例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快乐的中考体考已经过去,同学们在体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回顾过去,在投掷实心球的项目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心球离开手后依然前进,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B.在实心球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动能主要转化为重力势能
C.实心球从a运动到c的过程中,重力做了功
D.实心球在b点时,处于平衡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4.5V,电压表的量程为0-3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1A”,灯泡标有“2.5V 1.25W”字样,若闭合开关,两表和元件均安全,且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灯泡的电阻5Ω,滑动变阻器R允许接入电路中的阻值范围是4Ω~1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电阻R1、R2并联后接在电源上,电源两端的电压为6V,R1、R2的等效电阻是4Ω,通过电阻R2的电流是0.3A.求R1、R2的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如图所示,R1是R2的3倍,当开关S闭合前后时,电流表先后示数的比值是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下表为一台电热器的铭牌,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所示,R1和R2均为电热丝.求:
××牌电热器
额定电压220V
额定
功率
高温挡2200W
低温挡880W
电源频率50Hz
(1)电热器在高温挡正常工作10min所消耗的电能;
(2)电路中R1的阻值;
(3)电热器在低温挡正常工作时,R1的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螺丝刀的刀柄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切菜刀的刀刃要磨得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强;滑雪者穿上雪橇是为了减小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何时更粘
初春的早晨,晓丽去农贸市场买蜂蜜,妈妈在食用时发现蜂蜜向下流动得比较缓慢.笑着对晓丽说:“这次的蜂蜜质量太好,太粘了!”晓丽心想:“对了,蜂蜜比水的粘性大.看来,不同的液体粘性的大小不同.可是…以前也是在这里买的呀!难道真是如同妈妈所说的质量好吗?
带着疑惑,她想到这样的问题:是否有什么因素使得蜂蜜的粘性有时大有时小呢?也就是说物质的粘性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晓丽百思不得其解.她突然想到:蜂蜜由于粘性能粘住东西,这和磁铁能吸住小铁钉的现象有些相似.而在做火烧磁铁的实验时发现温度越高,磁性越弱.那么,液体的粘性又会怎样呢?会不会也有相似的关系:物质的粘性也可能与温度有关?
根据自己的猜想,晓丽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蜂蜜分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放在微波炉加热一会儿.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让爸爸妈妈帮忙,用三支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时、分别滴到同样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观察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实验数据如下:
蜂    蜜在冰箱中在室内经微波炉加热
温    度较低一般较高
流淌时间较长一般较短
晓丽和爸爸妈妈一起又用其它几种物质做了相同的实验,并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根据上述阅读材料,请你回答:
(1)晓丽得出的结论是:有些物质,随着温度的降低,它的粘性变大.(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这一结论可以用下列的图象B来表示.

(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晓丽运用了转换法,通过这种科学方法,晓丽将不能直接测量的粘性大小转换成可以测量的流淌时间.
(4)晓丽和爸爸妈妈一起又用其它几种物质做了相同的实验,并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的目的是寻找物质之间的普遍规律
(5)晓丽利用实验得出的结论,设计并制作了用来测量液体粘性大小的粘滞计,如下图所示,请你帮她的完善粘滞计工作原理:
粘滞计
粘滞计是用来测量液体粘性大小的仪器.其构造如图所示.将被测液体注入E中后,释放砝码.在重力的作用下砝码向下运动,通过滑轮和绳子对圆柱体施加一个力,使圆柱体转动.注入不同的液体,根据圆柱体转动快慢的不同就可以比较出液体粘性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小伟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他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
①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
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接触面积的大小.
接下来小伟通过如图所示实验操作验证他的猜想:
(1)实验中小伟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
(2)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1所示,它的示数是1.6N.
(3)如果小伟要探究猜想②,他应该选择 图2中甲、丙两幅图所示的实验步骤来操作,根据图1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出结论: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小伟要探究猜想③,他将木块切去一半,重复甲的操作过程,如图2丁所示.他比较甲和丁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可靠吗?答:不可靠.小伟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