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英国物理学家焦耳经过多年研究得出: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分析 本题考查焦耳定律的基本内容,根据焦耳定律作答即可.

解答 解: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做了大量的实验于1840年最先精确地确定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可用公式Q=I2Rt表示.
故答案为:电流的平方;正比;通电时间.

点评 本题直接考查焦耳定律的内容,属基础概念的考查,比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根据下面表格中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填出参照物:
运动状态参照物
示例:“轻舟已过万重山”例:山
1.“旭日东升” 
2.“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3.“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大量的事实表明,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形状、物态及其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冬天,常看到的室外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水管被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D.水管本身的耐寒冷程度不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冬天来临,老人喜欢晒晒太阳,这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内能;为了取暖,有人睡前会使用电热毯,电热毯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制成.(温馨提示:使用电热器要注意安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破镜不能重圆
B.放在盐水中的鸡蛋过段时间变咸
C.蔗糖在热水中溶化快
D.雾霾天气时,空气中的扬尘等微颗粒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是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次实验都应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B.甲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左侧容器内空气吸收的热量更多
C.乙实验是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D.甲实验是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物体A重10N,物体B重5N,物体B恰能匀速下落.就此装置,若要使A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则对A施加水平向左的拉力F大小应为(  )
A.5NB.15NC.20ND.1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做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如果要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必须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压力大小;如果要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则要保持压力大小不变,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
(2)如图2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匀速滑动,分别记下三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F2和F3,结果发现的大小关系是F1小于F2小于F3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这一探究可得到的结论是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用一块各个侧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木块,进行如图3所示的三次实验,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木块运动时的示数依次为F1、F2和F3,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是F1等于F2大于F3(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通过比较(a)、(b)两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积无关;通过比较(a)、(c)两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滚动摩擦远小于滑动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