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测量小车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frac{s}{t}$,需要测量小车运动的距离和运动时间;
(2)从图中秒表读出小车通过全程所用时间和小车运动距离,利用速度公式求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求出上半程、下半程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上半程和下半程的平均速度,进行比较.
解答 解:
(1)“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frac{s}{t}$;其中s代表小车通过的路程,用刻度尺测量;t代表小车运动的时间,用秒表测量;
(2)由图知,小车通过全程的距离s1=60cm,运动时间t=5s,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frac{{s}_{1}}{t}$=$\frac{60cm}{5s}$=12cm/s;
上半程,s2=30m,t2=3s,
上半程的平均速度为v2=$\frac{{s}_{2}}{{t}_{2}}$=$\frac{30cm}{3s}$=10cm/s;
下半程,s3=0.3m,t3=5s-3s=2s,
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为v3=$\frac{{s}_{3}}{{t}_{3}}$=$\frac{30cm}{2s}$=15cm/s.
所以小车通过上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车通过下半路程的平均速度.
故答案为:(1)v=$\frac{s}{t}$;路程;时间;刻度尺;秒表;(2)12;小于.
点评 此题考查了平均速度的测量和计算,重点考查分析实验数据得到实验结论的能力,属于基础性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具有惯性 | B. | 物体只有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 ||
C. | 物体只有受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 | D. |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浮l>F浮2 | B. | F浮l=F浮2 | C. | F浮l<F浮2 | D. | 无法比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车轴处装有滚动轴承 | B. | 刹车时用力捏闸 | ||
C. | 车轮做成圆形 | D. | 转动部分加润滑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次数 | 电压表读数(V) | 电流表读数(A) |
1 | 3.0 | 0.20 |
2 | 3.5 | 0.21 |
3 | 3.8 | 0.2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