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请你利用手边的刻度尺,测出我们这张试卷高度(宽度)为29.80cm(准确到1mm);可以利用手边的工具类比,估测出自己鞋底的面积为200.00cm2

分析 (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或叫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读取刻度尺测量的物体长度数值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如果物体最左端与0刻度线对齐,只要读出右侧所对刻度即可;同时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鞋底的面积与文具盒差不多大,所以先量出文具盒的长和宽,计算出鞋底的面积.

解答 解:
(1)我们用的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此试卷的高度为29.80cm;
(2)鞋底的面积与文具盒差不多大,所以先量出文具盒的长和宽分别为20.00cm和10.00cm,故鞋底的面积约为20.00cm×10.00cm=200.00cm2
故答案为:29.80;200.00.

点评 第一问考查了刻度尺的读数,在对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线垂直,刻度尺最小分度为1mm,读数准确到mm,在mm以下应估读一位.
第二问是估测题,让学生学会用身边的物品估测被测物体面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空气热源型热泵热水器是利用空气作为低温物质,通过介质〔工作物质)吸收空气中的热能,再利用热泵技术(类似电冰箱工作原理)消耗少量的电能驱动压缩机,使介质成为高温物质并对冷水进行加热.热泵热水器具有高效节能、不受天气影响等优点,已列入国家推广火炬计划.则该种热水器内介质汽化的发生位置和吸放热情况是(  )
A.在低温物质处,空气从介质中吸热B.在低温物质处,介质从空气中吸热
C.在高温物质处,介质从冷水中吸热D.在高温物质处,冷水从介质中吸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中点悬挂重为60N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是一个省力杠杆(填“省力”或“费力”)此时力F的大小是30N,保持F的方向不变,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将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如图是小刚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之外,还需要一件实验器材,它是刻度尺.
(2)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3)实验时,教室的光线比较亮,为了更清楚地看清像的位置,有下列四块不同的玻璃板可供选择,应选C(选填序号字母)的玻璃板.
A.无色、厚度为2mm        B.无色、厚度5mm
C.茶色、厚度为2mm        D.茶色、厚度5mm.
(4)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棋子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棋子的像A′.小刚拿另一个相同的棋子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棋子B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蜡烛和他成的像大小相等.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通过白纸不能承接到像现象,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5)记录的像A'与物体A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连接对应的像点A'和物点A,判断连线是否和镜面垂直;测出像距和物距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你认为小刚的实验存在的缺陷是只有一次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存在偶然性,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图 (1)中拉力F的大小1.6N,图(2)中物体长度为2.95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现象中,文明的是(  )
A.用平面镜晃同学的眼睛
B.上课时,老师在走廊上蹑手蹑脚走路
C.将秤砣底部挖小洞填上泡沫
D.半夜看球赛时电视声音很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光从一种介质斜入射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B.当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会减小,但折射角一定会小于入射角
C.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离镜面距离有关系
D.将铁块从地球带到月球上,它的质量将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回顾实验和探究: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





过程步骤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是断开,这是为了防止电路中有短路的地方而导致损坏用电器
测量处abc
电流(A)0.70.20.5
(2)把电流表分别放在a,b,c,三处,c处电流表示数如图2,请将表格填完整.
结论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2)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步骤
(1)保持R1=5 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测量并记录三次电阻R1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的电流I,填入表一.
(2)换接电阻R2=10 重复步骤1,请将表格中数据填写完整.
(3)根据测得的数据在如图中划出R2的U-I关系图象 
 



表格
表一:R1=5                                
次数电压U/V电流I/A
11.00.2
22.00.4
33.00.6
表二:R2=10
次数电压U/V电流I/A
41.00.1
52.0
63.00.3


结论
(1)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它两段的电压成正比
(2)用电阻R1做实验的图象是图中乙.
(3)综合可知: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如图所示,电源由两节新的干电池串联组成(U=3V),电阻R=20Ω,灯L标有“6V 3.6W”字样,若不计温度对电阻的影响,闭合开关S后,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2V,灯L消耗的实际电功率为0.1W.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