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 产生的,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介质传播,15℃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分析 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大,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真空不能传声.声音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解答 解: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声音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大,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
故答案为:振动;声源处;340m/s.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传播条件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减弱噪声的方法;是一道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5.如图所示,搬运工人用滑轮组在10s内将一个重120N的物体匀速提升3m,所用的拉力为50N,不计绳重及摩擦.求: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动滑轮的重;
(3)拉力的功率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6.传送带上有一个物体M,质量为2kg,它与传送带一起以lm/s的速度在水平方向向右匀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在图中画出M受力情况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小华用滑动变阻器控制小灯泡的亮度,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4种电路,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④B.②④C.③②D.④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12V且保持不变,R1是定值电阻,R2是标有“100Ω 0.5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R3为标有“3V 0.3A”字样的定值电阻.求:
(1)R3的阻值;
(2)当闭合S、S1、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求R1的阻值;
(2)当闭合S,断开S1、S2时,为保证电路各元件安全,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某同学在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亮度”的实验时,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的亮度逐渐变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减小B.滑片逐渐向右移动
C.电流表的示数变大D.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2kg、初温为25℃的水吸收6.72×105J的热量后,其温度为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图是灯L和电阻R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当将它们串联接在14V的电路中后,测得电流为0.4A.灯L的电阻为15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了保障实验效果,应该选择茶色玻璃板(选填“透明玻璃板”“茶色玻璃板”),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
(2)此实验中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体和像的大小关系.
(3)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 像.
(4)在实验中如果把平板玻璃向右倾斜,如图乙所示,观察到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A(选填“A”或“B”)处.
(5)有同学用方格纸替代白纸,如丙图,更方便探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6)小明和小红在分析数据时发现,每组数据的像距都比物距大一些.小明认为这是由于测量粗心引起的,小红认为像距总是比物距大可能与玻璃板的厚度有关.他们对此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数据如表.
玻璃板厚度/mm555101010151515
像距/cm3.005.808.703.956.509.353.185.407.85
物距/cm2.655.508.353.305.958.722.054.306.90
像距与物距的差值/cm0.350.300.350.650.550.631.131.100.95
分析数据,可知:玻璃板的厚度对像距与物距差值的影响,可表述为玻璃板越厚,像距与物距的差值就越大.由此可判断的小红(选填“小明”或“小红”)说法是正确的.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你认为应该选择较薄(选填“薄”或“厚”)的玻璃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