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精英家教网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研究马铃薯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时,通过往水中加盐,终于使马铃薯漂浮在水面上.由于时间关系,当时并没有及时收拾实验器材,几天后他们来收拾器材时,惊奇地发现原来浮在水面的马铃薯又都沉在容器底部,他们决定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对此现象,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1:可能由于水的蒸发,盐水的密度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
猜想2: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质量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
猜想3: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体积变小,导致马铃薯下沉;
经过一番讨论,他们马上否定了猜想1,你认为他们否定的理由是:
 

接着他们就猜想2和猜想3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1)取三块马铃薯,编上A、B、C号,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
(2)配制一大杯盐水;
(3)将三块马铃薯放在盐水中,使其漂浮,几天后发现马铃薯都沉在容器底部,将其捞出、擦干,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
实验数据如表:
 马铃薯的编号 质量/g 体积/cm3
放入盐水前  在盐水中下沉后 放入盐水前 在盐水中下沉后
A 44.8 39.2 40 33
B 56.1 48.8 50 41
C 77.3 67.9 69 57
请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后回答:
猜想2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猜想3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你认为导致马铃薯下沉的原因是:
 
分析: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取决于物体所受的浮力与重力大小关系.
漂浮:F=G(因为漂浮时V<V,所以ρ>ρ);
下沉:F<G(因为浸没在液体中下沉时V=,所以ρ<ρ);
悬浮:F=G(因为悬浮时V=V,所以ρ);
上浮:F>G(因为浸没在液体中上浮时V=V,所以ρ>ρ).
解答本题可根据浮沉条件去分析.
解答:解:开始时,马铃薯漂浮在水面上,所以F=G,则ρgVgV
  猜想1认为可能是盐水的密度变大造成马铃薯下沉,如果是盐水密度增大,则马铃薯受到的浮力会增大,马铃薯就会上浮而不是下沉.
  由表格中数据可知,马铃薯放在盐水中过几天后,质量会减小,所以猜想2是错误的.
  因为马铃薯放入盐水中过几天后,都下沉了,所以F<G,则ρgV<ρgV
  因为下沉时,V=V,所以ρ<ρ,那么我们也可以根据液体密度和物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来判断物体的浮沉情况.
  由放入盐水前的质量和体积,我们可算出放入前马铃薯的密度是ρ=
44.8g
40cm3
=1.12g/cm3,计算序号B和C的密度也同样是1.12g/cm3
  由放入盐水后的质量和体积,我们可算出此时马铃薯的密度是ρ′=
39.2g
33cm3
≈1.19g/cm3,计算序号B和C的密度也同样是1.19g/cm3
  从表格中数据和计算结果来看,马铃薯放入盐水中几天后,马铃薯的质量和体积都减小了,但马铃薯的密度却是变大的,当马铃薯的密度大于盐水的密度时,马铃薯就会在盐水中下沉.
故答案为 盐水密度增大,马铃薯会上浮而不会下沉,与现象不符;
错误;正确;
由表中数据分析马铃薯的密度增大,大于盐水的密度,导致马铃薯下沉.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的掌握和理解,在运用物体浮沉条件分析时,我们也可以根据液体密度和物体密度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烟台)如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为学校办公楼空调设计的自动控制装置,R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已知继电器的线圈电阻R0=10Ω,左边电源电压为6V恒定不变.当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15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右边的空调电路正常工作.
温度t/℃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电阻R/Ω 600 550 500 450 420 390 360 330 300
(1)请说明该自动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
(2)计算说明该空调的启动温度是多少?
(3)为了节省电能,将空调启动温度设定为30℃,控制电路中需要再串联多大的电阻?
(4)改变控制电路的电阻可以给空调设定不同的启动温度,除此之外,请你再提出一种方便可行的调节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是某兴趣小组自制的一把杆秤,杆秤自重不计,A点与提钮O点的距离是5cm,秤砣的质量m=0.5kg.
(1)现称量质量M=1.8kg的重物,秤砣移到B点时杆秤平衡,则B点与O点间的距离是
18
18
cm;
(2)秤砣用旧后质量减小,称量物体时,称得物体的质量
偏大
偏大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若提钮向A端移动一小段距离,重新标出刻度,发现杆秤的称量范围
变大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时,明记录数据如下:
表Ⅰ
实验
次数
电压U=3V
R/Ω I/A
1 5 0.6
2 10 0.3
3 15 0.2
表Ⅱ
实验
次数
电阻R=10Ω
U/V I/A
4 1 0.1
5 2 0.2
6 3 0.3
(1)在做表Ⅰ中的实验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保持待测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保持待测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依次进行的第1、2、3次实验过程中,滑片P应向
(选填“左”或“右”)滑动;
(2)在做表Ⅱ中的实验时,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依次进行的第4、5、6次实验的过程中,滑片P应向
(选填“左”或“右”)滑动.对表Ⅱ中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的结论是
当电阻不变时,流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当电阻不变时,流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时,明记录数据如下:
表Ⅰ
实验
次数
电阻R=10Ω
U/V I/A
1 1 0.1
2 2 0.2
3 3 0.3
表Ⅱ
实验
次数
电压U=3V
R/Ω I/A
4 5 0.6
5 10 0.3
6 15 0.2
(1)在做表Ⅰ中的实验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
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
,依次进行的第1、2、3次实验过程中,滑片P应向
(选填“左”或“右”)滑动;
(2)在做表Ⅱ中的实验时,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每次更换电阻时,保证电阻两端电压3V不变
每次更换电阻时,保证电阻两端电压3V不变
,依次进行的第4、5、6次实验的过程中,滑片P应向
(选填“左”或“右”)滑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