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某混合动力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72km/h匀速行驶10min后,其内燃机消耗了汽油1.67L,假设汽油完全燃烧所释放能量的一半转化为牵引力做功和给动力电池充电,其中动力电池储存的电能增加了7.2×106J,试求:
(1)汽车在这段时间内行驶的路程.
(2)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多大?(汽油的密度为0.72g/cm3,汽油的热值q=4.6×107J/kg,且Q=qm)

分析 (1)知道汽车的速度和行驶时间,利用s=vt求汽车在这段时间内行驶的路程;
(2)已知汽油的热值和质量,根据Q=qm可以计算汽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根据题意得出汽车利用的能量,汽车牵引力做功(汽车克服阻力做功)等于汽车利用的能量减去动力电池增加的能量;再利用W=Fs求汽车受到的阻力.

解答 解:
(1)汽车行驶时间为:t=10min=$\frac{1}{6}$h,
由v=$\frac{s}{t}$得汽车行驶路程:
s=vt=72km/h×$\frac{1}{6}$h=12km=1.2×104m,
(2)内燃机消耗汽油的体积V=1.67L=1.67dm3=1670cm3
汽油的质量:
m汽油汽油V=0.72g/cm3×1670cm3=1202.4g=1.2024kg,
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qm=4.6×107J/kg×1.2024kg=5.53104×107J;
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的一半转化为牵引力做功和给动力电池充电,汽车利用的能量为:
Q═50%Q=50%×5.52104×107J=2.76552×107J,
汽车牵引力做的功:
W=Q-W=2.76552×107J-7.2×106J=2.04552×107J;
因为汽车牵引力做功等于克服阻力做功W=Fs,
所以汽车受到的阻力:
F=$\frac{W}{s}$=$\frac{2.04552×1{0}^{7}J}{1.2×1{0}^{4}m}$=1704.6N.
答:(1)汽车在这段时间内行驶的路程为1.2×104m.
(2)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1704.6N.

点评 本题考查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牵引力做功和汽车所受阻力的计算,还涉及到速度公式的应用,能求牵引力做功是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小明与科技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种降落伞,他们准备利用一幢31层的楼房(每层楼
高度相同),探究这种降落伞在下降过程中速度是否发生变化.
猜想与假设:
①下降过程中速度可能不发生变化(作匀速运动);
②下降过程中速度可能越来越快(作变速运动).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实验方案:
①让降落伞从31楼阳台自由下落到地面,分别测量降落伞从31楼阳台自由下落到10楼阳台所用的时间t1及降落伞从到21楼阳台及到达地面的时间t2
②重复以上过程,再做两次.
实验器材:卷尺、秒表.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略)
分析、论证:
若实验中,测量的数据满足以下条件t1≠t2,即可证明猜想②是正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莉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约是10cm.
(2)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图2所示,若要使烛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上(选填“上”或“下”)移动.
(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清晰的实像,投影仪(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4)小莉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①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将光屏向左(左/右)移动.
②如图3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小莉同学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B
A. 乙、甲   B.丙、甲   C. 乙、丁   D. 丙、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将蜡烛、薄凸透镜、光屏置于光具座上,调节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处.
(2)如图所示,将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40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在20cm刻线处,移动光屏到60cm刻线处,蜡烛在光屏上成等大的像.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3)保持透镜在40cm刻线处不动,将蜡烛向右移至25cm刻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像清晰.这个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幻灯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光屏上像未画出),如图甲所示:

(1)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要调整三者的位置,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可是在实验中他发现光屏上的像偏下,那么他应该把凸透镜向上(选填“上”或“下”)调节,使像最终成在光屏的中央.
(2)通过实验他得到了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物距为30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照相机(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利用图甲中成像特点制成的是投影仪(选 填“照相机”或“投影仪”);保持透镜不动,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光屏上能(选填“能”或“不能”)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4)蜡烛在燃烧过程中不断变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为使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应将凸透镜向下(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
(5)如图乙所示,烛焰的像重新回到了光屏中央,若将一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仅向右移动光屏,像又清晰了,由此可判定该眼镜片是近视(选填“近视”或“远视”)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如图,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保持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不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响度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音色”).当显著增大刻度尺露出桌面的长度,并同时显著增加拨动的力度,则有可能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刻度尺振动的频率(选填“频率”、“幅度”)低于20Hz(填写一个具体数据,填写的数据必须有单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有一位老师带领学生们一起对“立竿见影”的现象进行了研究.

(1)首先,老师请小海同学在图1的两图中画出清晨7点和上午10点,同一根竹竿同一地点在太阳下的影子(要求将影子标出),请你和小海同学一起来完成(“•”表示太阳).
(2)从这两张图比较来看,你发现影子的长短与太阳位置有关.古代人利用这个规律创造发明了日晷,并以此来粗略测量时间.
(3)为了进一步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海同学课后率领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2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
(a)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
点光源的高度H/cm2030405060
影子长度L/cm3015107.56
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减少的量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b)图2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如何操作?
答:应当保持短木条的长度不变以及点光源的高度不变,改变短木条的位置,测量相应的影子长度L并记录,分析数据并得出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这是由于露珠发生了汽化的缘故.若空气中有大量的灰尘则夜间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会附着在这些灰尘上面,从而形成了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把一根条形磁铁放在一堆大头针中翻转几下,我们会看到:磁铁的两端吸引的大头针较多.这个实验表明:磁体的两端是磁性最强的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