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3.有一质量为20kg 的正方体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的体积为8×10-3m3,某人想通过如图所示的滑轮来竖直提起这个物体.( g=10N/kg)
(1)该物体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2)当人用250N 的力向下拉绳子时,物体恰好能匀速上升,物体上升3m后恰好到达目标位置,求此过程中人所做的功?
(3)该定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分析 (1)知道正方体物体的体积,可求其边长,再求出底面积,利用G=mg求出物体重力,此时物体对地面的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根据固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即可求得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人拉着物体上升,人的拉力做的功为总功,利用W=Fs求解;
(3)此过程中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为有用功,利用公式η=$\frac{{W}_{有用}}{{W}_{总}}$×100%求出此时的机械效率.

解答 解:
(1)正方体物体的体积V=8×10-3m3,则边长L=0.2m,
物体的底面积S=L2=(0.2m)2=0.04m2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即F=G=mg=20kg×10N/kg=200N,
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p=$\frac{F}{S}$=$\frac{200N}{0.04{m}^{2}}$=5×103Pa;
(2)由题知:人对绳子的拉力F=250N,
使用定滑轮并不省距离故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h=3m,
此过程中人所做的功:W=Fs=250N×3m=750J;
(3)物体的重力G=200N,物体上升的高度h=3m,
有用功:W=Gh=200N×3m=600J.
η=$\frac{{W}_{有用}}{{W}_{总}}$×100%=$\frac{600J}{750J}$×100%=80%.
答:(1)该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5×103Pa;
(2)此过程中人所做的功为750J;
(3)该定滑轮的机械效率是为80%.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压强、重力、功和机械效率的计算,在求解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时,明确哪些功是有用功,哪些功是总功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甲从A出发,乙在甲后20米处的B地同时同向出发,他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问:
(1)5秒钟乙运动多远?
(2)多长时间乙刚好追上甲?
(3)同时出发后过多少时间甲、乙相距1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一长方体砖块,其长、宽、厚之比为4:2:1,现将此砖分别平放、侧放、竖放在水平地面上,三种情形中,地面所受压力之比为1:1:1,地面所受压强之比为1: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见到的现象是:筒内棉花燃烧起来;这是因为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棉花燃烧起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如图,电源电压恒为4.5V,灯泡L标有“3V  0.9W”字样,在不损坏电路元件的情况下,下列正确的是(  )
A.该电路的最大功率是1.35W
B.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可以调到零
C.滑片向左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减小
D.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小强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前,他注意到U形管两边的液面已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甲所示.
(1)他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发现随着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2)接着小强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则应保持深度不变.
(3)小强保持图丙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丁所示.比较丙、丁两次实验,小强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不可靠.原因是:小强没有考虑到烧杯中因加入盐水而使金属盒到液面的深度发生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煤气是生活常用的燃料,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为了安全,在煤气中添加了一种有特殊气味的气体,一旦发生煤气泄漏,人很快就能闻到这种气味,及时排除危机.这是一种扩散现象,由此说明气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有两盆水,里面都有没有熔化的冰块,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阴凉处,在冰块未熔化完以前,甲盆水的温度等于乙盆水的温度.(“小于”“等于”“大于”).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
(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2)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距逐渐变大;(选填“大”或“小”)                 
(3)当把物体放到距凸透镜8cm处时,光屏上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填“能”或“不能”)
(4)小张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光屏上的像在左上角,要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央,若光屏和透镜不动,应将蜡烛向左上(左上/右下)调整.
(5)人眼看物体就和凸透镜成像原理一样,其中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现在青少年近视现象非常严重,近视是由于像呈现在视网膜的前方,应配戴凹(凹/凸)透镜矫正.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应该保护好我们的眼睛,为了预防近视你觉得你平时应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经常做眼保健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规律的实验中,小明连接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电路,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L1和L2是两只完全相同的灯泡,闭合开关S,两灯泡均发光.经过一段时间,灯泡突然熄灭了,电流表的示数也随之变为零.若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灯泡L1或L2上.

(1)该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断路;(选填断路或短路)
(2)为进一步确定故障,小明找来了第三只相同且完全好的灯泡L3,将它并联在灯泡L1两端,闭合开关S,观察各灯的亮暗情况,若灯泡L3亮,则说明故障发生在灯泡L1上.
(3)更换元件后,两灯发光,小明用一个电压表分别测图1电路中两灯电压.如图2所示,将电压表正确接在L2两端(电路的其他部分没有画出),电压表示数如图3所示,则L2两端电压为1.3 V.为了测L1两端的电压,把图2中的导线M的左端从a接线柱改接到b接线柱.这样能测出L1的电压吗?不能,原因是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4)小明按照正确的方法用电压表分别测出了L1、L2和电源两端的电压,并记录在表格中:
L1两端电压L2两端电压电源两端电压
1.4V1.4V2.8V
小明认真分析了表中的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小明的结论是不可靠(填可靠或不可靠)的,这个实验方案中的不足之处是:灯泡的规格相同、只测了一组数据,应如何改进: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测几组数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