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小王喜欢物理,平时很关注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他收集的下列估计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成年人的体重约为50N
B.教室中日光灯的功率约为200W
C.现在九年级的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20cm
D.刷牙时比较舒适的水温约为70℃

分析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 解:A、成年人的质量约为60kg,体重约600N,故A不合实际;
B、教室中日光灯的功率约为40W,故B不合实际;
C、现在九年级的物理课本的宽度略长于一支新铅笔,约为20cm,故C符合实际;
D、刷牙时比较舒适的水温要低于人的体温,约25~30℃,不可能达到70℃,故D不合实际.
故选C.

点评 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2015年9月3日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式,飒爽军姿,告知全世界,威震小日本,展我军威,扬我国威…(此处略去929个字)于是乎我感慨:“我是中国人,我骄傲”.请让我们重温经典.习大大温情问候:“同志们辛苦了”,人民解放军坚定回应:“为人民服务!”.

(1)习大大和人民解放军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的耳内.被中国民众亲切地称为“彭妈妈”的是我国著名歌唱家,她演唱了《我们是黄河泰山》、《父老乡亲》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她的歌悦耳动听,可好听了,是指她的声音的音色好.
(2)飞机按“70”造型匀速飞过天安门上空,.以“70”造型中的任何一架飞机作为参照物,其他飞机都是静止的.
(3)参加天安门检阅、游行、表演活动的车辆、人员都配备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通信定位系统.“北斗”通信定位系统是通过电磁波实现信息传送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小亮想测量一个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他利用天平、圆柱形玻璃杯、适量的水、细针等器材,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1)将小木块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小木块的质量为18.6g.
(2)将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细针缓慢地将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利用排水法,测出溢出水的质量为30g,则小木块的密度是0.62g/cm3.(已知ρ=1.0×l03kg/m3
(3)小丽也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她利用原有的圆柱形玻璃杯、适量的水、细针和一把刻度尺,同样测出了小木块的密度.小丽的实验测量步骤如下:
①在玻璃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1
②将木块轻放入玻璃杯中,待它漂浮时,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2
③用细针缓慢地把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3
④由此可得小木块密度的表达式:ρ=$\frac{{h}_{2}-{h}_{1}}{{h}_{3}-{h}_{1}}$ρ.(用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的符号表示,ρ已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20.请在图中画出作用在“开瓶起子”上动力F1的力臂和阻力F2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某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想测量一个实心金属球的密度.
(1)其中一组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方法,杠杆的重力忽略不计,请你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将金属球挂在杠杆的A点,将钩码悬挂在B点,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②将金属球没入水中,此时将钩码移动到C点,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
③用刻度尺测量OB的长度为L1
④用刻度尺测出OB的长度为L2;OC的长度为L3
⑤金属密度的表达式为$\frac{{L}_{2}}{{L}_{2}-{L}_{3}}$ρ
(2)另一组的同学用如图2甲、乙所示的方法测定实心金属球的密度.请你根据图示填写下表.(g=10N/kg)

甲图中砝码和游码的总质量m1/g乙图中砝码和游码总质量值m2/g乙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N金属球的体积V/cm3金属球的质量m/g金属球的密度ρ/g•cm-3
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小明做了以下实验:

(1)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使天平平衡.测量李子质量时,天平右盘内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李子质量是21g.往量筒中注入60mL的水,将该李子浸没在水中后.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李子的体积是20cm3,密度是1.05g/cm3
(2)将李子浸没在清水中,李子沉入水底,如图丁(a)所示,此时李子受到的浮力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李子的重力.往杯中逐渐加盐后.李子开始上浮,说明李子受到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李子露出液面后继续上浮,直至漂浮在液面上,如图丁(b)所示,说明浮力随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减小而减小.
(3)小花用量筒和图丁(b)中盐水(密度为ρ盐水),又加了根细铁丝,也测出了李子的密度,请将下面内容写完整:
步骤:
①往量筒中注入适量盐水,读出体积为V1
②将李子放入量筒水中,漂浮,静止后读出体积V2
③用细铁丝插入李子,将李子完全浸入盐水中,读出体积为V3
④李子密度表达式为:ρ李子=$\frac{{V}_{2}-{V}_{1}}{{V}_{3}-{V}_{1}}$•ρ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如表表格中的数据是一位同学测量的四组像和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实验中刻度尺的使用以及读数均正确,但是分析数据时发现第二组的数据有较大的偏差,你认为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可是C.
实验序号123
物到玻璃板的距离/cm15.3023.0225.60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15.3023.1525.60
A、选用的玻璃板太厚
B、选用的玻璃板太薄
C、在判断蜡烛B与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出现了较大偏差
(2)实验中,在确定蜡烛B和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人眼应该在A一侧观察
(3)实验时,因为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所以能看到两个蜡烛的像,若玻璃板的厚度为0.5cm,则两个像间的距离为1cm.
(4)在利用乙图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的实验时,某小组同学分别使蜡烛和光屏同时在光具座上不停地左右移动,但没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所成的清晰的像.他们实验失败的原因是同时在光具座上不停地左右移动蜡烛和光屏,正确的做法是使物距大于焦距后,只移动光屏找像.
(5)调整后,若透镜的焦距为10cm,将蜡烛放在35cm刻线处,适当调整光屏的位置,可在光屏上看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像,投影仪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若将蜡烛向左移动,光屏应向左移,所成的像将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并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2)某同学正确、规范完成连接后,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滑片从一端调节到另一端,并得到多组电流、电压值(如表格),当电流表示数为0.5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2.5V;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压U/V 1.01.5 2.0  3.0 
 电流/IA 0.2 0.3 0.4 0.5 0.6
(3)该同学进一步分析表格中数据很快知道了电源电压为3.0V;
(4)该同学将原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换成标有“20Ω2A”的另一滑动变阻器,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实验中始终保持电压表示数为2V,则所选用的定值电阻阻值不能超过40Ω;
(5)将图甲电路中定值电阻换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进行多次实验后画了灯泡的U-I图象如图丙示数,根据图象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0.625W;观察图象还发现,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升高而变大,其原因是:灯丝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小明用如图1所示装置研究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关系实验时,将一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地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面所处的深度h、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12345
h(cm)0481012
F(N)6.755.754.754.254.25

(1)由实验数据可知,金属块重6.75N,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2.5N.
(2)表中第1次到第3次实验数据,说明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有关(填“有关”或“无关”);
分析表中第4次和第5次实验数据,说明了浮力的大小与浸没的深度无关(填“有关”或“无关”).
(3)图2中能正确反映F和h关系的图象是C.
(4)该金属圆柱体的密度是:3.375×103kg/m3
(5)小强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做了如图3的实验:

①你认为更为合理的实验顺序是DABC.
②通过实验你得到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