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不同,为判别直径相同的两个透镜的种类,现分别将它们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在纸上分别得到大小不同的甲、乙两个光斑,透镜与光斑的大小如图所示(d1<d<d2).则根据这两个光斑(  )
A.甲、乙均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B.甲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而乙不能
C.乙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而甲不能D.甲、乙均不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

分析 根据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进行分析.

解答 解: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根据图示可知,甲一定是对光线起了会聚作用;
而乙可能是对光线起了发散作用,也可能是形成放大的实像,因此形成甲光斑的一定是凸透镜,形成乙光斑的可能是凹透镜、也可能是凸透镜.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的理解,属于基础内容考查范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中,OB为轻质杠杆,OA=60cm,0B=80cm.在杠杆的B端挂一个所受重力为60N的重物,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在A点加一个多大的竖直向上的拉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某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电压的关系时,将数据整理后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导体a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
B.导体a的电阻大于导体b的电阻
C.当导体b两端的电压是1V时,通过b导体中的电流为0.1A
D.将a、b两导体并联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上时,通过电路的总电流为0.6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交通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汽车从制动到完全停下来需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的大小与轮胎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有直接的关系,同学们以“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课题进行了如下探究:下表是某小组同学利用长木板、毛巾、2块完全相同的带钩立方体木块、弹簧测力计等器材,在实验探究时得到的一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与木块的摩擦面木块的放置方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1木板表面一木块平放1.8
2木板表面一木块平放2.9
3毛巾表面一木块平放2.4
4木板表面两木块叠放3.6
(1)你认为表中哪个数据是不合理的.第2次实验(填实验次数)
(2)分析第1和第4两次实验数据,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小丽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关呢?然后她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取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摩擦力变为原来的一半,她由此得出: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他的结论是错误(正确或错误)的.你认为她的探究过程存在的缺陷是没有控制压力不变.要“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关”应该选择一个长方体(填“长方体”或“正方体”)木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所示,将一个底面积为30cm2,杯壁厚度可以忽略不计的溢水杯置于水平桌面上,倒入某种液体,直到液面离溢口的竖直距离为h1=1cm.此时液体深度为h2=6cm,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540Pa.再将长为9cm.密度为0.8×103kg/m3的圆柱形物体缓慢放入液体中(保持竖直状态),物体静止后,从杯中溢出33cm3的液体.求:
(1)溢水杯中液体的密度;
(2)物体静止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3)物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窗台的花盆掉落会砸伤路过的行人,是因为花盆具有重力势能;蹦床比赛中,运动员能够高高跃起是因为形变后的蹦床具有弹性势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茶壶B.锅炉水位计C.活塞式抽水机D.三峡船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所示是一种建筑工地上的塔式起重机,用它把质量为6×102kg、底面积为0.3m2的重物从地面匀速吊起.求:
(1)重物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2)当重物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它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如图所示,某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不慎有空气进入,使水银柱高度为72cm,而此时大气压强为76cmHg,那么A点处的压强为4cmHg,B点处的压强为26cmH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