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1.水平台上放有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质量相等、体积不等的正方体物块M、N分别放入两杯中,静止时如图所示,液面刚好相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受到的浮力小于N受到的浮力
B.M的密度大于N的密度
C.甲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怀底的压强
D.若将M、N同时放入乙液体中静止时,M、N受到液体的浮力相等

分析 (1)根据物体浮沉条件比较两物块所受浮力关系;
(2)根据密度公式比较两物块的密度关系;
(3)首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比较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然后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比较杯底受到的压强关系;
(4)首先根据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判断N放入甲液体中的状态,然后利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比较M、N底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关系.

解答 解:A、物块M在甲中漂浮,则F浮M=GM,物块N在乙中悬浮,则F浮N=GN,而两物块质量相等,则GM=GN,故M受到的浮力等于N受到的浮力.故A错误;
B、由图知,M的体积小于N的体积,两物块质量相等,根据ρ=$\frac{m}{V}$可知,M的密度大于N的密度.故B正确;
C、由图知,M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N排开液体的体积,又知M受到的浮力等于N受到的浮力,根据FgV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即ρ>ρ,两液面等高,根据p=ρgh可知,甲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怀底的压强.故C正确;
D、物块N在乙中悬浮(ρN),又因为ρ>ρ,故将N放入甲液体中静止时,N漂浮,物块M在甲中也漂浮,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F=G,两物块质量相等,故M受到的浮力等于N受到的浮力;故D正确.
故选BCD.

点评 此题考查物体浮沉条件、密度、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同时考查阿基米德原理和浮力产生的原因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此题难度适中,适合学生训练.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请分析如下电路图,在连错的导线画×,并改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城市轻轨可以缓解城市公交运输压力,泉州市轻轨1号线项目最快将于2018年开工建设.某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们收集到电动轻轨机车车和燃油公交车在某段运行区间内的相关数据如表:
××型号
燃油公交车
燃油热值(q)
4×107J/kg
平均速度
15km/h
额定载客量
40人
××型号
电动轻轨机车
平均功率(P)
106W
平均速度
50km/h
额定载客量
600人
(1)公交车行驶1km消耗燃油0.3kg,这些燃油完全燃烧放出多少热量?
(2)轻轨机车行驶1km,消耗多少电能?
(3)通过计算,在行驶1km的人均能耗方面,比较两种交通工具达到额定载客量时谁更节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钢球从斜面上某个高度由静止沿斜面滚下,在底部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发生碰撞,木块沿水平向右运动直至停止.

(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木块被推动距离的大小来判断钢球的动能大小.
(2)让同一钢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目的是探究钢球的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3)换用质量不同的钢球从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目的是探究钢球的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4)木块最终会停下来的主要原因是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5)如果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为0,木块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地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如图所示是我市街头配置的公共自行车,下列与自行车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轮胎上制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B.车坐垫做得较宽是为了增大压强
C.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行时,车的重力做功
D.停止蹬车后车仍能继续前行,是由于车具有惯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6.如图所示,是在新农村建设中所用起重机滑轮组的装置图,与电动机连接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F为5000N,电动机拉动绳子的最大功率为12kW.某次提升的物体重力为1800N,滑轮组提升时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小车所受摩擦阻力、绳重及滑轮组的摩擦.求:
(1)物体匀速提升2m的过程中,所做的有用功和总功.
(2)动滑轮重G
(3)若要求被提升重物以v=1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整个装置工作过程中所能提升重物的最大重力Gm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有一个步骤是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点燃蜡烛应在这个步骤之前(填“前”或“后”).若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各点,分别调节光屏的位置.

①烛焰放在c点时,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②烛焰放在a点时,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③烛焰放在c点时,屏上出现最清晰像时,屏距凸透镜最远;
④烛焰放在d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屏上都得不到烛焰的像;烛焰从a移到b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大,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生活中的数据,正确的是(  )
A.吃饭用的筷子长度约为0.6m
B.初中生在水中游泳时受到的浮力约为550N
C.初中生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6×103Pa
D.人沐浴时水的温度约为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将小电动机与小灯泡按如图所示的电路连接,在小电动机转轴上绕线,然后用力拉线,使电动机转动,小灯泡发光,该现象中:
①电产生了磁,使电动机转动,②磁产生了电,使小灯泡发光,
③电动机相当于电源,④转动停止,灯泡熄灭.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