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1)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倒立、放大(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投影仪(填光学仪器名称)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2)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若将蜡烛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靠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此时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变小(选填“变大”或“变小”).

分析 (1)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当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解答 解:
(1)由题意知,凸透镜的焦距f=10cm,蜡烛离透镜的距离即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若将蜡烛远离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此时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变小.
故答案为:(1)放大;投影仪;(2)靠近;变小.

点评 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熟记规律,特别注意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科学社团课上,张老师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个黄色的乒乓球和一个玻璃球全部埋入装有米的大烧杯中,摇晃烧杯一段时间,乒乓球从米中“跑”了出来.看到这个现象,同学们十分惊讶:为什么乒乓球能“跑”出来,而玻璃球不能“跑”出来?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提出下列猜想:猜想1,因为乒乓球体积比玻璃球大;
猜想2:因为乒乓球质量比玻璃球小,请你也提出一个较为合理的猜想:因为乒乓球密度比玻璃球小.
为了验证猜想,两天后,同学们用准备的一些器材进行探究:
①三个塑料空瓶A、B、C,在A、B、C瓶中装入质量不等的沙子,盖好瓶盖,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体积.
②把三个瓶子分别埋入盛有米的容器中,摇晃容器,观察现象.
③实验数据及实验现象记录如表:(米的密度约为1.37g/cm3
 瓶子编号 体积/cm3质量/g  现象
 A 22 14.4“跑”出米面
 B28 48.6 未“跑”出米面
 C144  60.2“跑”出米面 
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及现象后回答:
(1)针对猜想1与猜想2,你认为错误的猜想是猜想1和猜想2.
(2)有一个球,它的质量为30g、体积是50cm3.如果把这个球埋入装有米的塑料瓶中,摇晃容器塑料瓶,你认为该球能从米中“跑”出来吗,请说明理由.能,因为球的密度小于米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a)所示,一束激光沿直线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左(选填“左”或“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折射角不变(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如图(b)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光屏上像未给出),则该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保持透镜不动,将蜡烛向左移动,为使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左移动(选填“左”或“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小明在生物课上学习了“植物体对水的吸收、利用和散失”的知识后,利用食盐水、新鲜冬瓜和自制简易“密度计”对植物细胞吸水、失水的情况进行了研究.
小明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取一根饮料吸管,将一些铁丝从吸管的下端塞入,并用石蜡将吸管的
下端封起来,制成简易的“密度计”.
②将冬瓜除去瓜瓤后制成“冬瓜碗”,并在“冬瓜碗”中加入密度为1.2×103kg/m3的食盐水.
③在食盐水中放置自制“密度计”,每隔相同的时间观察并记 录“密度计”浸入的深度h.
④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出“密度计”在溶液中浸入的
深度h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
(1)自制简易“密度计”时,塞入铁丝的目的是使吸管能竖直漂浮在液体中.为了提高实验的精确度,应选用较细(选填“粗”或“细”)的饮料吸管.
(2)根据“密度计”在溶液中浸入的深度h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可知,冬瓜在盐水中是失水(选填“吸水”或“失水”)的,其随时间变化快慢的情况是先较快后较慢,然后不变.
(3)在第50min时,盐水的密度是1.125×103 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关于以下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光屏远离透镜
B.从冰箱里拿出的冰块周围出现“白气”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C.水蒸气液化成水,分子间距离增大,内能降低
D.冰雹在下落过程中表面熔化成水需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如图甲所示,水平光具座上,A处放置蜡烛,B处放置光屏.

(1)将图乙装置放置在光具座上AB之间,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
(2)将图丙装置放置在光具座60cm的刻度线处,可在光屏上看到倒立烛焰(选填“三角形”或“烛焰”)的像;
(2)将图丁装置放置在光具座50cm的刻度线处,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烛焰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15.0cm;若将蜡烛再远离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左(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获得清晰的像.照相机(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就是依据此原理制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小阳进行了以下实验.

(1)在50cm刻线处先放置焦距为5cm的凸透镜,将点燃的蜡烛移至30cm刻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找到了烛焰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照相机(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2)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换下焦距为5cm的凸透镜,移动光屏,并在光屏上找到了烛焰清晰的像,此时光屏与透镜之间的距离变大.(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请画出图1中光线经过凸透镜的径迹.
(2)移动“F”光源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2,请在图中标出物距u,移动光屏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请详细描述这个像的特点:倒立、放大、实像,用此规律可以制作投影仪(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
(3)不改变“F”光源和透镜的位置,换一个焦距为5cm的凸透镜,为使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应如何移动光屏?将光屏靠经凸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在探究串联电路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和小红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分别连接实物.
(1)小明刚连完最后一根导线,两灯就亮了,则小明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不当之处是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
(2)小红所连接的电路中,灯L1亮,但灯L2不亮,小红猜想灯L2不亮的原因可能是:
①灯L2出现了短路;②灯L2发光太暗,为了验证她的猜想是否正确,小红把灯L2从灯座上拧下来后,发现灯L1仍发光,则她的猜想①是合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