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1.在“测量导体的电阻”的实验中,得到了甲、乙两个元件电流与电压的数据,通过整理绘制出了如图的图象,据图象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元件中的电流与电压都成正比
B.乙元件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若将甲、乙两元件串联起来接到电路中,当通过甲元件的电流为0.2A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是0.6W
D.若甲、乙元件并联后,接到2V的电压下,甲、乙两元件消耗的功率之比为1:2

分析 (1)由欧姆定律可知,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图甲是正比例函数图象;
(2)分析乙电流和电压变化量之间的关系,根据欧姆定律判断乙元件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3)若将甲、乙两元件串联起来接到电路中,当通过甲元件的电流为0.2A时,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根据图象读出两元件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电源的电压,根据P=UI求出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4)甲、乙元件并联后,接到2V的电压下,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图象读出通过它们的电流,利用P=UI求出甲、乙两元件消耗的功率之比.

解答 解:A.分析图象可知,元件甲的电流、电压的关系是正比例函数,乙的不是,则甲两元件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乙元件中的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乙电流的变化量大于两端电压的变化量,根据R=$\frac{△U}{△I}$可知,乙元件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B错误;
C.将甲、乙两元件串联起来接到电路中,当通过甲元件的电流为0.2A时,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通过两元件的电流均为0.2A,
由图象可知,U=1V,U=2V,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电源的电压:
U=U+U=1V+2V=3V,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P=UI=3V×0.2A=0.6W,故C正确;
D.甲、乙元件并联后,接到2V的电压下,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两元件两端的电压均为2V,
由图象可知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为I=0.4A,I=0.2A,
则甲、乙两元件消耗的功率之比:
P:P=UI:UI=I:I=0.4A:0.2A=2:1,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测量式的应用,关键是从图象中得出相关的信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D.一枚硬币的重力约为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小明同学利用压敏电阻设计出判断小车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将压敏电阻和一块挡板固定在绝缘小车上,中间放置一个绝缘小球,小车始终在平直的轨道上向右运动.压敏电阻R的阻值随所受的压力增大而减小,当小车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时,绝缘球对小车的挡板及压敏电阻的压力均为零,压敏电阻R的阻值最大.小车在整个运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6V,电阻R0为5Ω,小车在0~10s内作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m/s.

求:(1)小车在0~8s内通过的路程是4m
(2)小车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压敏电阻R的阻值是10Ω
(3)小车在0~20s内,当电路中电流最大时:压敏电阻所消耗的功率是1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常用的一个插线板.他在使用中发现:插线板上的指示灯在开 关断开时不发光,插孔不能提供工作电压;而在开关闭合时指示灯发光,插孔可以提供工作电压;如果指示灯损坏,开关闭合时插孔也能提供工作电压.

(1)在图乙中画出开关、插孔、指示灯和指示灯的保护电阻的连接方式,并把插线板与电源线接通.
(2)若指示灯规格为“2V  20mA”,则指示灯的保护电阻应为10900Ω 时指示灯才能正常工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几个日常事例中没有利用大气压的是(  )
A.用吸管吸饮料B.吸盘式挂钩吸在墙壁上
C.用力吸螺蛳D.医生用针筒给病人注射药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汽油机工作时气缸的温度会升高,它的内能增加,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气缸冷却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来改变内能的,完全燃烧0.1kg的汽油放出的热量是4.6×106 J(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甲是学习光的折射的实验情景,图乙是示意图.

(1)实验前,点燃固定在盒盖下方的蚊香,盖上盒盖,打开亮度较亮的激光,可清晰观察到沿直线传播的光路,在透明塑料盒的右侧面上可看到一个亮点,之所以能够看清光路是利用了光的漫反射知识;
(2)向塑料盒中逐渐加入掺有少量牛奶的水,达到一定高度后会观察到在右侧面原来亮点的上方出现一个亮点,这个亮点是因为光照射到水面时发生了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还有一个在原来亮点的下方,这是由于光在水面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产生的;
(3)保持入射光不动,继续加水,会看到原来的两个亮点移动的方向是C
A.两个亮点都向上          B.两个亮点都向下
C.上面的亮点向上,下面的亮点向下  D.上面的亮点向下,下面的亮点向上
(4)为了研究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的变化情况,结合图乙说明,应进行的操作是增大入射角,注意观察的现象是折射角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三棱镜分解白光
B.
笔在水面处“折断”
C.
水面上山的“倒影”
D.
海市蜃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如图所示,断开开关,R1和R2均有电流通过,甲、乙是两块完全相同的电表,它们指针的位置相同,则R1:R2=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