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上的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丙的质量分别为、
和
,边长分别为
、
和
.求:
(1)求:乙与丙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2)另有实心均匀正方体和
的密度和边长分别如下表所示,若在
或
中选择一个叠放在甲或乙或丙上方中央,使上方物体对下方物体的压强
与下方物体对地面的压强增加量
的比值最大,求:这个比值.
物体 | 密度 | 边长 |
(3)若分别在乙、丙上方沿水平方向切取相同厚度,使乙和丙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分别为
和
,通过计算比较
和
的大小关系及
对应的取值范围.
【答案】(1);(2)
;(3) 当
时,
;当
时,
;当
时,
【解析】
(1)由题意可以知道乙对地面的压强为
同理可知道丙对地面的压强为
乙与丙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2)假如选择A放在甲上方中央,那么A对甲的压强为
甲对地面的压强增量为
可知A对甲的压强与甲对地面的压强增量的比值为
假如选择A放在乙上方,那么A对乙的压强为
乙对地面的压强增量为
可知A对乙的压强与乙对地面的压强增量的比值为
假如选择A放在丙上方,同理可得
假如选择放在甲上方,可得
假如选择放在乙上方,可得
假如选择放在丙上方,可得
综上所述,可以知道选择放在甲上方时,比值最大,为
;
(3)沿水平方向切取相同厚度,根据压强公式
,可知
如果
可得,同时必须满足
,即
如果,可得
;如果
,可得
。
答:(1)乙与丙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2) 若把
叠放在甲上方时,上方物体对下方物体的压强
与下方物体对地面的压强增加量
的比值最大,比值为
;(3)当
时,
;当
时,
;当
时,
。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 1 是“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装置.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 的水和食用油.
(1)使用相同的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_____的多 少。
(2)图 2 中能合理反映该实验结果的图象是_____(选填“甲”“乙”或“丙”)。
(3)某同学做实验时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液体 | 次数 | 质量 m / kg | 升高的温度△t /℃ | 加热的时间 t / min |
甲 | 1 | 0.1 | 5 | 1 |
2 | 0.1 | 10 | 2 | |
3 | 0.2 | 10 | 4 | |
乙 | 4 | 0.1 | 10 | 1 |
5 | 0.1 | 20 | 2 | |
6 | 0.2 | 20 | 4 |
①分析第 1、2 次,第 4、5 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
②分析第 2、3 次或第 5、6 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
③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还可以在质量相同、_____相同条件下,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则温度升高快的物质,它的吸热能力较__________。(选填“强” 或“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漂浮在液面上的物块露出液面的体积V露与物块密度ρ物、液体密度ρ液的关系,某小组同学选取体积相同、ρ物不同的物块进行实验,测出其漂浮在水和酒精液面上时露出液面的体积V露,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表一:水
实验序号 | ρ液(g/cm3) | ρ物(g/cm 3) | V露(cm3) |
1 | 1.0 | 0.4 | 60.0 |
2 | 0.5 | 50.0 | |
3 | 0.6 | 40.0 |
表二:酒精
实验序号 | ρ液(g/cm 3) | ρ物(g/cm 3) | V露(cm3) |
4 | 0.8 | 0.4 | 50.0 |
5 | 0.5 | 37.5 | |
6 | 0.6 | 25.0 |
(1)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ρ物、V露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漂浮在液面上体积相同的物块,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中 ρ液、V露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漂浮在液面上体积相同的物块,当ρ物相同时,ρ液越小,V露越小。
(3)由实验序号2与4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漂浮在液面上体积相同的物块,存在ρ物与ρ液均不同而V露相同的现象。若用其它体积相同的物块进一步实验,请在表三中填入拟进行实验的数据,使每一组实验均能研究上述现象。
表三:密度值(g/cm3)
第一组 |
| |
第三组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张老师在研究浮力产生原因时,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是由容器A和B构成的连通器,B容器底的中间部分有一个面积为80cm2方形孔,将密度为0.6g/cm3、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放在B容器中,且把容器底的正方形孔密合覆盖,然后向B容器缓慢注入15cm深的水,发现木块没有上浮,静止在B容器底部。
(1)则B容器中水对木块压力的大小为______N(g=10N/kg);
(2)为使B容器中的木块上浮,至少需要在A容器中注入距离B容器底______cm深的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台形容器重为G,以不同方式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盛有深度相同的水,如图所示.某物理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压力和压强知识后提出了如下三个观点:①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a一定小于Fb;②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a′一定小于Fb′;③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a一定大于pb.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重物A、B,密度分别为ρA和ρB,底面积分别为SA和SB,且SA>SB,将它们放在水平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水平割去上半部分(如图中虚线所示),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下列物理量大小比较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FA<FB
B. pA>pB
C. ρA>ρB
D. 切割前后 A,B 对地面的压强均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研究薄膜形变与该薄膜表面气压的关系,小陈同学先用一根细绳将一块材质均匀的橡胶薄膜紧紧地扎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一端,如图(a)所示,然后用打气机在另一端向管内打气增压(或用抽气机在另一端从管内抽气减压),发现橡皮薄膜的形变情况如图(b)、(c)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形变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比较(a)(b)两图或(a)(c)两图可知:_______;
(2)比较(a)(b)两图和(a)(c)两图可知: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华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实验器材齐全并完好,电源电压不变, 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 2A”的字样,待测小灯上只有所标“0.2A”(指小灯正常工作电流)字样清晰可见。小华将电源、小灯泡、电流表、电键以及滑动变阻器正确连入电路后,分别将两个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时,发现各电表的示数如图所示。接着他移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小灯泡正常发光,发现此过程中有一个电压表的示数始终未变,而另一个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0.4伏。
①请在图的方框内画出小华连接的实验电路图。
(_______)
②实验所用电源的电压为____________伏。
③小华判定小灯泡正常发光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请根据相关信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____________(本小题需要解答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8伏,1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4库,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_____安,这段时间内电流做的功为_____焦,若将该导体两端的电压调整为4伏,其电阻为_____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