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如图所示,F、F′到凸透镜的距离均等于焦距,P、P′到凸透镜的距离均为2倍焦距.那么,烛焰在光屏上成的应是倒立、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把蜡烛移到P与F之间,调整光屏后,在光屏上得到的像将会    (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答案】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解答:解:由图可知,此时蜡烛位于2倍焦距之外,所以会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把蜡烛移到P与F之间,此时 f<u<2f,故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答案为:缩小,变大.
点评:此题型考查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与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7?内江)如如图所示,F、F′到凸透镜的距离均等于焦距,P、P′到凸透镜的距离均为2倍焦距.那么,烛焰在光屏上成的应是倒立、
缩小
缩小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把蜡烛移到P与F之间,调整光屏后,在光屏上得到的像将会
变大
变大
(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昌平区二模)小红为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她将一高为10cm的金属圆柱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缓慢浸入40cm深的水中,如图所示,在圆柱下降过程中,记录圆柱体下表面所处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她分析前6组测量数据得出:金属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与金属圆柱体下面积浸入水中的深度h成正比.
请你用只利用小红使用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说明她的结论是不正确的.
次数 1 2 3 4 5 6
h/cm 0 2 4 6 8 10
F/N 6.2 5.7 5.2 4.7 4.2 3.7
简述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
实验过程:
①用细线拴上金属圆柱体系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测出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②将金属圆柱体浸没在水中的某一深度,测出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③增加金属圆柱体在水中的深度,测出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实验现象:
由实验发现:F-F1=F-F2(或深度改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实验过程:
①用细线拴上金属圆柱体系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测出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②将金属圆柱体浸没在水中的某一深度,测出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③增加金属圆柱体在水中的深度,测出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实验现象:
由实验发现:F-F1=F-F2(或深度改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静安区一模)为了研究物体浸入液体中测力计示数的情况,某小组同学分别利用体积相等的不同圆柱体甲、乙和水等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他们先将高为0.10米的圆柱体甲挂在测力计下,逐步改变其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读出相应的测力计示数F,并将h和F记录在表一中.他们再用高为0.08米的圆柱体乙重复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为进一步研究F和h的关系,他们计算每一次实验时F的变化量△F,并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的后一列中.
表一(圆柱体甲,高0.10米)
实验
序号
h
(米)
F
(牛)
△F
(牛)
1 0 22.0 0
2 0.02 20.4 1.6
3 0.05 18.0 4.0
4 0.06 17.2 4.8
5 0.08 15.6 6.4
6 0.10 14.0 8.0
7 0.12 14.0 8.0
表二(圆柱体乙,高0.08米)
实验
序号
h
(米)
F
(牛)
△F
(牛)
8 0 26.0 0
9 0.02 24.0 2.0
10 0.04 22.0 4.0
11 0.06 20.0 6.0
12 0.08 18.0 8.0
13 0.10 18.0 8.0
14 0.12 18.0 8.0
①根据每次实验的记录,分析F和h的关系,可初步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2、3、4、5与6或8、9、10、11与12
1、2、3、4、5与6或8、9、10、11与12
等数据中F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圆柱体在浸入水的过程中,测力计的示数F随在水中的深度h的增大而减小.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6与7或12、13与14等数据中F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圆柱体浸没在水中后,测力计的示数F不再随浸入的深度h的增大而变化
圆柱体浸没在水中后,测力计的示数F不再随浸入的深度h的增大而变化

②小红同学分析比较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F与h的关系时,发现同样要区分圆柱体是否浸没两种情况来描述结论.她思考后,认为若用圆柱体浸入水中的体积V来替换h,所得出的结论可避免上述问题,则分析△F与V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圆柱体在浸入水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F与浸入的体积V成正比
圆柱体在浸入水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F与浸入的体积V成正比

当小红分析比较表一、二中△F相等时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不同的圆柱体浸在水中,当
浸入水中的体积相等
浸入水中的体积相等
时,测力计示数变化量△F的大小相等.
③小明同学在分析小红的结论时,提出:“用浸入水中的体积V来替代h”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浸入水中物体的体积V=Sh.那么不规则物体浸入水中,△F与V是否存在同样的关系?随后小明进行实验解决该问题.他设计了表三用以记录相关数据,请你完成表三中空缺的栏目.
表三
实验
序号
物体
V(m3
V(m3
F(N)
F(N)
△F(N)
△F(N)
15
不规则物体丙
不规则物体丙
16
17
18
不规则物体丁
不规则物体丁
19
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上海)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圆柱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他们将高H位0.10米的圆柱体A挂在测力计下,逐步改变其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读出相应的测力计示数F,将h和F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们变换液体重复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为进一步研究F和h的关系,他们计算了相邻两次实验中h及F的变化量△h和△F,并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的后两列中.(已知ρ1<ρ2
表一(液体密度为ρ1) 
实验
序号
h
(米)
F
(牛)
△h(米) △F
(牛)
1 0.02 22.0 0.01 0
2 0.01
3 0 22.0 0.01 0.8
4 0.01 21.2
5 0.02 20.4 0.02 1.6
6 0.04 18.8
7 0.05 18.0 0.03 2.4
8 0.08 15.6
9 0.10 14.0 0.04 0
10 0.14 14.0
表二(液体密度为ρ2
实验
序号
h
(米)
F
(牛)
△h(米) △F(牛)
11 0.02 22.0 0.01 0
12 0.01 22.0
13 0 0.01 1.0
14 0.01 21.0
15 0.02 20.0 0.02 2.0
16 0.04 18.0
17 0.05 17.0 0.03 3.0
18 0.08 14.0
19 0.10 12.0 0.04 0
20 0.14 12.0
①实验序号2和13所空缺的数据分别为
22.0
22.0
22.0
22.0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5、6、7与8或14、15、16、17与18等数据中F与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圆柱体浸入同种液体的过程中,
圆柱体没有全部浸没以前,F随h的增大而减小
圆柱体没有全部浸没以前,F随h的增大而减小

③请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的相关数据,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3~8或13~18中△F与△h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在圆柱体浸入同种液体的过程中,△F与△h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在圆柱体浸入同种液体的过程中,△F与△h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3~8和13~18中△F与△h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在圆柱体浸入不同液体的过程中,液体密度大,△F与△h的比值大
在圆柱体浸入不同液体的过程中,液体密度大,△F与△h的比值大

④他们继续分析实验序号9和10或19和20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圆柱体浸入液体后,当h满足一定条件时,F不再随h而变化.为进一步研究h所满足的条件,需添加的器材为
(选填“甲”、“乙”或“丙”).
器材:圆柱体甲 高H=0.10米;
圆柱体乙 高H=0.20米;
圆柱体丙 高H=0.10米.
请在表三的第二列填入拟进行实验的数据,以达到研究h所满足条件的目的.          
表三
实验
序号
h
(米)
F
(牛)
1
0.20
0.20
2
0.30
0.30
3
0.40
0.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有一个长方体的木块,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浮在水面上,两种情况下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和F,物体下表面所受的压强分别为P和P,则F甲和F,P和P的关系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