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1.电磁继电器里电磁铁的铁芯常用软铁而不用钢,这是因为(  )
A.软铁能被磁化,而钢不能被磁化
B.软铁易被磁化,而钢不易被磁化
C.在磁化时,软铁具有的磁性比钢强
D.磁化后,软铁的磁性易消失,而钢的磁性不易消失

分析 电磁铁的铁芯用软铁制做,而不能用钢制做.否则钢一旦被磁化后,将长期保持磁性而不能退磁,则其磁性的强弱就不能用电流的大小来控制,而失去电磁铁应有的优点.

解答 解:电磁铁的铁芯用铁而不用钢的主要原因是:铁是磁性物质,铁通电后容易被磁化,断电后铁的磁性容易消失.而钢一旦被磁化后,将长期保持磁性而不能退磁,则其磁性的强弱就不能用电流的大小来控制,而失去电磁铁应有的优点.
故选D.

点评 本题较简单,考查了电磁铁的特点:容易被磁化,也容易退磁,这正是电磁铁的优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有关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做法正确的是(  )
A.长时间不看电视时,不切断电源,用遥控器关闭电视机
B.将开关接在用电器和零线之间
C.电线绝缘层破损后,应用绝缘胶布裹扎
D.使用试电笔时手指不可以碰到笔尾金属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小明作出了如下猜想:
导体的电阻可能与①导体的长度有关;②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③导体的材料有关.
实验室提供了4根电阻丝,其规格、材料如下表所示.
编号材料长度/m横截面积/mm2
A镍铬合金0.50.5
B镍铬合金1.00.5
C镍铬合金0.51.0
D锰铜合金0.50.5
(1)按照如图1所示“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电路,在M、N之间分别接上不同的导体,则通过观察电流表示数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
(2)为了验证猜想①,应选用编号A、B两根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
(3)分别将A和D两电阻丝接入图示电路中M、N两点间,电流表示数不相同,由此,初步得到的结论是:当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电阻跟材料有关.
(4)要进一步研究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就需要测量导体的电阻,小明的实验方案和操作过程均正确,但通过观察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过小,这样会导致实验误差偏大,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电流表改用小量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旦增卓嘎同学按如图组装滑轮组进行了“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
物体M
重/N
物体M移动的
距离/cm
弹簧测力计读数F/N弹簧测力计移动距离/cm机械
效率
3.24101.230
(1)旦增卓嘎做的有用功W=0.324J;她做的总功W=0.36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90%.
(2)如果保持滑轮组绕线方式不变,增加悬挂物体的重力,其机械效率将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甲所示,某桥梁工程部门在一次工程作业中,利用汽车通过滑轮牵引水下一个圆柱形的物体.在整个打捞过程中,汽车以2m/s的速度匀速向右移动.图乙是此过程中汽车输出功率P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设t=0时汽车开始拉物体.不计滑轮的摩擦和绳重,不考虑水的阻力.试回答:

(1)乙图中CD(填“AB”、“BC”或“CD”)段表示物体被打捞完全离开水面;圆柱形物体的质量是40kg.
(2)圆柱形物体上升过程中所受浮力的最大值;
(3)从汽车开始拉物体到圆柱形物体上表面刚好露出水面,这一过程汽车做的功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如图所示,容器底面积为300cm2,正方体木块的密度为0.6g/cm3,边长为10cm,向缓慢圆柱形容器中注入水,当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强为零时,水的深度为6cm,注入水的质量为1.2kg,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600Pa.(取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光源:自身能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同学们设计如图电路图,其中R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电压由5节全新干电池提供,实验中,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表一表二
U=3V电阻/Ω51015R=5Ω电压/V1.02.03.0
电流/A0.60.30.2电流/A0.20.40.6
由表一可得:电压不变,电流和电阻成反比.
由表二可得:电阻不变,电流和电压成正比
(2)在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先用5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V,再换用10Ω的定值电阻时,某同学没有改变滑动变阻器的位置,合上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将大于3V(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时应向右(选填“左”或“右”)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3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8℃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3min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表:
时间/min012345678
温度/℃889092949698989898
(1)小丽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A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98℃,说明此时气压<(选填“<”、“>”或“=”)1个标准大气压
(3)小明和小华也做了该实验,他们根据各自的数据,在同一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C所示的图线,期中a线表示小明的图线,b线表示小华的图线,水平部分图线重合.若加热条件完全相同,整个过程中两人的操作都规范标准,根据图线分析:你认为造成两同学图线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小明和小华所加热水的质量不同(写出一种即可).
(4)如表是两种物质的沸点和熔点.本实验中应选用煤油温度计来进行实验.
物质酒精煤油
沸点78℃1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