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

-14

解析试题分析:温度计的读数关键是区分零上多少摄氏度还是零下多少摄氏度,要点是看数值的变化情况,数值自下而上变大时是零上多少摄氏度,反之是零下多少摄氏度.
看图知,数值自下而上是变小的为零下多少摄氏度,比﹣10℃低4格,即低4摄氏度,为﹣10℃﹣4℃=﹣14℃.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点评: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首先要找到0刻度线,以确定数值的正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越秀区一模)(1)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导体长度的关系的电路如图所示,通过移动导线夹可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

①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实物图1补充完整;
②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则电压为
0.8
0.8
V
(2)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①实验中通过观察
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来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
②为了便于比较两种电阻丝通过电流后产生热量的多少,甲乙两瓶中要装入
质量
质量
初温
初温
的同种液体.
③为达到实验目的,选用的两电阻丝的阻值不能
相等
相等

④实验结论是:在电流通电时间一定时,
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3)小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探究.探究过程如图3所示.
①由下图的实验过程可知,金属块在煤油中受到的浮力是
2.4
2.4
N.
②通过分析上图中
B、C
B、C
两步骤,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4)小明在使用天平测量苹果质量时情况如图4所示,其中错误的操作是
在测量质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了
在测量质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把两段电热丝A、B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中并接入电路,在烧瓶中加入质量、初温均相同的煤油,再分别插入相同的温度计.闭合开关通电一定时间,可以通过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了解电热丝产生热量的多少.已知A、B两电热丝的电阻分别为RA、RB,且RA>RB.这个方案是用来探究
电流
电流
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通过电热丝产生的热量与
电阻
电阻
大小的关系.请你应用所学知识推断,实验过程中
(选填“甲”或“乙”)烧瓶内煤油的温度升高得更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电阻大小的关系”.图中两个烧瓶内盛有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煤油,温度计显示煤油的温度,两瓶煤油中都浸泡着一段金属丝,甲瓶中铜丝的电阻比乙瓶中镍铬合金丝的电阻小.
(1)试验采用的是________的研究方法,试验的设计依据是电流的________效应.
(2)闭合开关后,通过两段金属丝中的电流是________的.(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3)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甲瓶中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乙瓶中温度计的示数;(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判断依据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天津八中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电阻大小的关系”.图中两个烧瓶内盛有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煤油,温度计显示煤油的温度,两瓶煤油中都浸泡着一段金属丝,甲瓶中铜丝的电阻比乙瓶中镍铬合金丝的电阻小.
(1)试验采用的是______的研究方法,试验的设计依据是电流的______效应.
(2)闭合开关后,通过两段金属丝中的电流是______的.(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3)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甲瓶中温度计的示数______乙瓶中温度计的示数;(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判断依据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第15章 电功和电热》2010年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电阻大小的关系”.图中两个烧瓶内盛有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煤油,温度计显示煤油的温度,两瓶煤油中都浸泡着一段金属丝,甲瓶中铜丝的电阻比乙瓶中镍铬合金丝的电阻小.
(1)试验采用的是______的研究方法,试验的设计依据是电流的______效应.
(2)闭合开关后,通过两段金属丝中的电流是______的.(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3)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甲瓶中温度计的示数______乙瓶中温度计的示数;(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判断依据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