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如图所示,用5N的水平压力将重为1N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果把水平压力增大到8N,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
A.8NB.5NC.3ND.1N

分析 首先要明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只要找出哪两个力是平衡力,然后根据平衡力的特点解题就可.

解答 解:由题意知,物体静止,所以受平衡力作用,在竖直方向受重力和墙面竖直向上的摩擦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则f=G=1N,方向竖直向上;
若将水平压力增大到8N,物体仍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受到的摩擦力仍与重力平衡,大小相等,仍等于1N.
故选D.

点评 此题考查了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的判定,对于初中摩擦力的大小不需要利用公式计算,摩擦力大小只要求求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这两种摩擦力一般与平衡力相结合出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大千世界,无奇不有.2015年3月1日下午,英国业余摄影师Le一May用相机记下了一只黄鼠狼骑在一只啄木鸟背上飞行的场景,如图所示,这张照片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并被不断地PS,关于图片中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错误的是(  )
A.啄木鸟驮着黄鼠狼水平飞行过程中,啄木鸟对黄鼠狼的支撑力和啄木鸟的重力是平衡力
B.飞行过程中,黄鼠狼相对于啄木鸟是静止的
C.黄鼠狼给啄木鸟的压力和啄木鸟给黄鼠狼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D.啄木鸟带着黄鼠狼向下俯冲时,惯性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小聪在“探究晶体的熔化规律”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下表为他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装置田和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01234567
温度/℃-4-2000012
(1)该晶体的熔点是0℃.
(2)小聪从数据中还发现:该物质在开始2min比最后2min升温快,这是由于它在固态时的吸热能力比液态时的吸热能力弱(选填“强”或“弱”)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一质量为4kg的物体,它所受重力的大小为40N,方向为竖直向下.(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如图是两位同学值日时用的圆柱形桶甲和底小口大的桶乙,两桶质量相同,上口面积相同,装相同质量的水并放在水地平面上,若甲、乙水桶底受到水的压力分别为F、F,压强分别为p、p,则F甲>F,p甲<p(选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小明利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b(选填“a”、“b”或“c”).
(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远.
(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动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4)实验中每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1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亮点,该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2)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3)如图2,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零刻度线处,向左(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缩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
(4)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5cm刻度线处,小刚从凸透镜的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正立(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
(5)小宇同学用由发光二极管做成的“F”字样代替蜡烛作为发光体,他把发光二极管放在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成清晰的像,此时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下面的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如图所示,已知物重G为40N,滑轮自重为2N,当物体G处于平衡状态时,F的大小为14N,若物体G匀速上升0.5m,则F的作用点移动1.5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孩子们很容易辨别出爸爸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爸爸声音的音调不同
B.古代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大地传声比空气快
C.蒙上双眼仅凭声音也能大致确定声源的方位是由于“双耳效应”
D.文明城市要求植树种草,树木既能美化城市也具有吸收、减弱噪声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