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关于家庭电路的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家用电器的外壳都要接地
B.人跟火线接触就会触电
C.空气开关自动切断后,应先排查故障后再闭合空气开关
D.人体安全电压是36V

分析 (1)为了防止触电,有金属外壳用电器要接地;
(2)当有电流通过人体时,会发生触电事故;
(3)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一是电路中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二是短路;
(4)人体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

解答 解:A、有些电器的外壳是金属的,为了防止漏电,把外壳接地让漏出来的电导入到大地,避免触电.没有金属外壳的小家电,一般不必接地,故A错误;
B、人接触火线,不让电流形成通路,也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故B错误;
C、空气开关自动切断后,应先找出引起电流过大的原因排查故障后再闭合空气开关,故C正确;
D、对人体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安全用电知识、触电的应急措施的了解与掌握,加强用电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电路图,则说法正确的是(  )
A.当闭合S、S1时,电压表有读数,电流表无读数
B.当闭合S1、S2时,电流表有读数,电压表无读数
C.当闭合S1、S2、S3时,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有读数
D.当闭合S1、S2、S3时,两个灯都能发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

(1)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选用丙、丁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
(2)用图示实验数据测出盐水的密度是1.1×103kg/m3.(g取l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凸透镜焦距为f,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蜡烛向左移动2f,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  )
A.一直变小B.先变大后变小C.一直变大D.先变小后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可上九天揽月,能下五洋捉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神舟十一号”发射起始阶段,加速升空时,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
B.
“蛟龙号”深潜器在海里能下潜,是通过改变自身受到的浮力而实现的
C.
“空客A380”大型客机起飞加速助跑,能获得更大的惯性,有利于升空
D.
“和谐号”列车的子弹头造型车头,有利于在高速行驶时减小空气的阻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如图的位置,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则该像的性质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在图中,小明借来科学老师的眼镜,并将其靠近凸透镜左侧,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淸晰变模糊,向左移动光屏又发观清晰的像,说明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所示为某一入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行进路径.保持入射光不变,通过调整平面镜使反射光射向P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面镜应向右平移
B.平面镜应逆时针转动
C.第二次的反射角比第一次的反射角大
D.调整平面镜后反射角和入射角不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诗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选自《诗经》,前一句的大意是“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从诗句来看,露水变成“霜”是物态变化中的凝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转动雨伞时,伞上的雨水会被甩出,是因为雨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B.人在水平地面上向前行走,地面会给人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后的
C.拍打衣服,衣服上的灰尘会脱离,是因为灰尘受到了力的作用
D.水火箭在空中向前飞行,向后喷射的水给火箭一个向前的作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