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15Ω,当只闭合开关S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右端时,电流表读数为0.1A,当闭合开关S1、S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左端时,灯泡L正常发光,此时电压表读数为3V,电流表读数为0.5A。求:
(1)电阻R1的阻值;
(2)灯泡L的额定功率;
(3)若灯丝电阻不变,当只闭合开关S1,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在最右端时,灯泡L的实际功率。
【答案】(1)15Ω;(2)0.9W;(3)0.144W
【解析】
(1)当闭合开关S1、S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左端时,灯泡L与R1并联,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即电源电压;所以电源电压;当只闭合开关S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右端时,R1和R2串联,电流表A测量流过R1和R2的电流,根据
得电路中的总电阻
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可得
电阻R1的阻值是15Ω。
(2)当闭合开关S1、S2时,灯泡L与R1并联,则
根据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得
由于灯泡L正常发光,则灯泡的额定功率
灯泡L的额定功率是0.9W。
(3)根据得,灯泡电阻
若灯丝电阻不变,当只闭合开关S1,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在最右端时,灯泡L与R2串联,则
电流大小
灯泡L的实际功率
灯泡L的实际功率是。
答:(1)电阻R1的阻值为15Ω;(2)灯泡L的额定功率为0.9W;(3)若灯丝电阻不变,当只闭合开关S1,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在最右端时,灯泡L的实际功率为0.144W。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把用餐巾纸摩擦后的吸管放置在铁支架上,且可以自由转动。用另一根没有摩擦的吸管靠近支架上的吸管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吸引,这是由于_____;用另一带电体靠近支架上的吸管,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吸管与带电体带_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吸管上的电荷没有通过铁支架转移,说明吸管是_____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12V,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6V,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中点时,小灯泡L正常发光;当滑片P移至最右端时,小灯泡L的实际功率为2W.不考虑灯泡电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0.5A
B.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8Ω
C. 小灯泡额定功率为4.5W
D. 小灯泡正常工作电阻为16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工人用电锯锯断钢条,火花四溅的情景。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电锯的锯片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大内能的
B.电锯的电动机工作过程中主要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锯钢条时,闻到焦糊的气味,是发生了扩散观象
D.火花四溅是因为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1)小明实验时在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冰的温度是_____℃;
(2)小明发现开始实验不久试管外壁上出现了一些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由于空气中水蒸气发生了_____现象产生的;
(3)小明画出了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后可知:
①冰属于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冰熔化时,不断_____(填“吸热”或“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②从第8min到12min物质内能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若试管内冰的质量为5g,水的比热容),这些冰在熔化前(AB段)吸收的热量是_____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新冠病毒肆虐期间,无人机凭借其独特优势,冲到了抗疫的前线,化身战“疫”天使:隔空喊话!消毒妙手!运输大佬!这都是无人机的新代号。如图所示为某型号“无人机”(多功能飞行器),它具有4个旋翼,可通过无线电进行操控,整机质量为2kg:
(1)无人机起飞时,启动四个旋翼电动机,带动风扇转动,向下吹风,它就会上升,这根据的原理是_______;
(2)该无人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与地面接触总面积为40cm,此时无人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多少Pa__?
(3)若该机在30s内匀速竖直上升120m进行空中拍摄,则此过程中无人机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W____?
(4)在疫情期间,某无人机操作员发现前方550m处同方向运动的一个人未佩戴口罩,于是操作无人机前去喊话。若无人机的最大速度为12m/s,人步行的速度为1.2m/s,无人机喊话在10m内可以被准确听到,无人机要多长时间通知到此人_____?(忽略风速影响、忽略声音传播的时间、无人机和人都是按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将两个相同的一次性塑料杯叠放在一起,用吹风机以恒定风速沿上杯口水平吹气,发现塑料杯被吹出,如图,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上杯口流速大,压强小”使杯子飞出,也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吹气时有气体进入下面的杯子中将上面的杯子顶上来”。为进一步验证以上两种解释,下列方案不可行的是
A. 在上面的塑料杯底开一个孔,再次重复实验,观察杯子情况
B. 将下面的塑料杯的底剪去,再次重复实验,观察杯子情况
C. 将两塑料杯的底都剪去,再次重复实验,观察杯子情况
D. 将上面塑料杯的杯口剪去,使其低于下面塑料杯的杯口,再次重复实验,观察杯子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装置,AB为水平轻质杠杆,O为支点,,G1=150 N,G3=160 N。水平地面上的物体G1通过细绳悬挂在A点,G2、G3、G4通过滑轮连接,滑轮悬挂于B点,G2恰好匀速下降,此时地面对物体G1的支持力为50 N,则G2受到的重力为_________N。若用力F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拉动物体G4,使G2匀速上升,则力F的大小为_______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华同学为了测量酱油的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将内容补充完整: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标尺_____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线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调节,使托盘天平平衡;(均选填“左”或“右”)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酱油和烧杯的总质量,操作情景如图1,则他的操作存在的错误是____;
(3)重新调节好天平,小华称得酱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64.8g,然后将一部份酱油倒入量筒中,如图2,再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得剩余酱油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3由此可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是___cm3,剩余酱油和烧杯的总质量是___g,酱油的密度是___g/cm3;
(4)如果小华将酱油倒入量筒时发生了飞溅,有少许酱油残留在量筒内液面上方筒壁上,一直未流下去,则他所测得的酱油密度值比真实值_____(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