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功快的机器,功率一定大
B.做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C.有力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可以保持不变
D.运动员将篮球投出,篮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运动员对篮球做了功

分析 (1)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
(3)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机械能不一定改变,如给轮胎打气时,对打气筒做功,打气筒发热,即打气筒的内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4)做功需要两个必要因素: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解答 解:A、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做功快,功率一定大,故A正确;
B、因为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做功多不一定两者比值大,故机械效率不一定高,故B错误;
C、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机械能不一定改变,如给轮胎打气时,对打气筒做功,打气筒发热,即打气筒的内能增加,机械能不变,故C正确;
D、运动员将篮球投出,篮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运动员对篮球没有做功,因为推力没有作用在篮球上,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力学中的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理解和掌握,熟悉各概念是解题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浮列车能够悬浮是利用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B.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C.发电机在发电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地磁的N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
B.物理老师上课利用扩音器是为了增大响度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减弱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小明根据下列表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物质熔点/℃
(标准大气压下)
物质密度/kgm-3
(常温常压下)
物质比热容/(kg℃)-1
01.0×1034.2×103
固态酒精-1170.9×103酒精2.4×103
固态水银-39酒精0.8×1032.1×103
A.在1标准大气压下,酒精在-120℃时是固态,水银在-35℃时是液态
B.南极冬季气温一般在-40℃以下,在南极测量气温不能选择酒精温度计
C.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吸收相同的热量,酒精升高的温度少
D.将一小块冰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冰块将下沉至烧杯底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小阳利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做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物体重力的关系”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序号钩码总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测力计拉力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
η(%)
120.10.80.383.3
250.11.80.392.6
380.12.80.3
(1)在实验过程中,小阳应竖直向上匀速 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三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95.2%(保留一位小数).
(3)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越重的物体时机械效率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在探究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用同一个小车从同一斜面及同一高度滑下,在不同材料上继续运动,分别停止在如图位置上,则:
(1)使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的速度相同;
(2)小车在不同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不等,这表明了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运动的距离越远.从克服摩擦做功的角度看,两次实验中,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的动能相同(填“相同”或“不同”),平面给小车的摩擦越小,小车克服摩擦所运动的距离越远.
(3)探究得到的推论是:如果平面光滑小车将永远匀速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小王同学观察到用水壶烧水时如果水加的太满,往往还没等烧沸腾水就会满出来,他认为这是由于温度升高后水的体积增大了,于是马上联想到水的质量是不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的,于是他提出猜想.
“液体的密度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他将这一猜测告诉他初三在读的哥哥小陆,小陆不假思索的反驳小王的猜测,并提出:
“只要是同种液体的密度都是一个定值,不会随温度而改变”
为了证明各自的观点,他们来到实验室准备利用量筒和天平测量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你认为他们的实验可能会遇到的主要问题测量的仪器不全.
最后他们求助了老师,在一套精密的密度测量仪的帮助下得到了标准大气压下纯水在不同温度的密度值
表一
温度/℃0510152025303540
密度kg/cm3999.84999.96999.70999.10998.20997.04995.65994.03992.22
表二
温度/℃455055606570758085
密度kg/cm3990.21988.04985.70983.20980.55977.77974.84971.79968.6
(1)表一,二中数据说明水的密度是随着温度不规则变化的(选填“规则”或“不规则”),也可以证明小王和小陆同学的猜测是错误的(选填“小王”“小陆”或“小王和小陆”),同时推理可知水在这种液体不合适作为温度计内的工作液体(选填“合适”或“不合适”)
(2)如果想得到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最大密度值,则应该在温度是0~5℃之间做进一步的实验
(3)为了了解是否其他液体也有类似的规律,他们应该改变液体种类再次实验,为了便于与上表进行对比,他们应该在实验中注意控制温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物理实验复习时,小美和小丽再探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

(1)小美先将杠杆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在左右两侧各挂如图甲所示的钩码后,杠杆的左端下降.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不改变钩码总数和悬挂点位置,只需将左侧2个钩码挂到右侧即可.
(2)小丽还想探究当动力和阻力在杠杆同侧时杠杆的平衡情况,于是她将杠杆左侧的所有钩码拿掉,结果杠杆转至竖直位置,如图乙所示.小丽在A点施加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拉力F,却发现无论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杠杆拉至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原因是水平位置时动力臂为零杠杆无法平衡.
(3)他们认为(2)问中拉力是做功的.如果水平向右的拉力F大小不变,OA长L,将杠杆从竖直位置拉着转过30°的过程中,拉力F做功为$\frac{1}{2}$F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推装满沙子的车,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车的作用力小于车对人的作用力
B.人对车的推力小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
C.沙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人对车的推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