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在学习电磁转化的知识后,小强同学发现不同的磁体的磁场强弱是不一样的.他想知道磁场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经过查询他知道,磁场的强弱称为磁场强度,用符号B表示,其单位是特拉斯,用符号T表示;他还查得磁感电阻的阻值与磁场强度有关,利用这种关系可以表示磁场强度.他网购了磁敏电阻,其中磁敏电阻的说明书中有如图甲所示的磁感电阻R随磁场强度B变化的图象.

(1)若实验室可提供的器材如下:两块不同磁场强度的电阻、两节干电池、开关、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导线,现在要测定图乙所示的蹄形磁铁间的磁场强度.
①请在图乙虚线框中补全实验用电路图;
②实验对电流表的要求使用毫安表(磁场强度约为0.8T);
③某同学正确实验后,测得磁敏电阻R两端的电流和电压的数据如下(未标明单位),则该处磁场强度约为1特拉斯,这里测量对组数据的目的是减小误差.
实验次数123
电压表示数/V0.450.911.49
电流表示数0.30.61.0
(2)小强通过实验证明磁场强度与磁体本身有关后,进一步猜想磁场强度还可能与位置有关:
①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实验时,磁感电阻在磁场中的位置发生改变(选填“保持不变”或“发生改变”);
②如果猜想正确,实验的现象会是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改变.

分析 (1)①将电阻与滑动变阻器开关以及电流表串联,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通过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即可判断电阻与磁场的关系;
②根据图象读出0.8T时磁感电阻的阻值,计算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从而可判断电流表的要求;
③首先确定电流的单位,根据R=$\frac{U}{I}$计算出三次的电阻值,然后求平均值,然后根据上表中查出电阻对应的磁场强度;
(2)①要探究磁感电阻是否与在磁场中的位置有关,应该改变位置,其它条件不变;
②与电阻与位置有关,改变位置,电阻应该发生变化,由此推测现象.

解答 解:
(1)①利用伏安法测出磁敏电阻R的在蹄形中的电阻,由甲图象可得到其磁场强度,由此设计电路图:

②由图象知,当磁场强度约为0.8T时,磁感电阻的阻值为1200Ω,电源电压为3V,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值I=$\frac{U}{R}$=$\frac{3V}{1200Ω}$=0.0025A=2.5mA,所以电流表需用毫安表;
③由表格中电流表的示数知,电流的单位应为毫安;
由R=$\frac{U}{I}$可知,三次所测电阻值分别为:R1=$\frac{0.45V}{0.0003A}$=1500Ω,R2=$\frac{0.91V}{0.0006A}$≈1517Ω,R3=$\frac{1.5V}{0.001A}$=1500Ω;
R=$\frac{1}{3}$×(1500Ω+1517Ω+1500Ω)=1505Ω;
从图象中读出电阻为1505Ω时,对应的磁场强度大约为1特拉斯;
测量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
(2)①要探究磁场强度是否与位置有关,应改变磁感电阻在磁场中的位置;
②如果磁感电阻的阻值与在磁场中的位置有关,则改变位置后,其阻值改变,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应该发生变化.
故答案为:(1)①见上图;②使用毫安表;③1;减小误差;(2)①发生改变;②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改变.

点评 知道温度和磁场方向都影响电阻的大小,会用控制变量法分析问题;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能够从图象中确定电阻值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对各图解释错误的是(  )
A.甲图中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乙图中球拍对球的作用力改变了球的运动方向
C.乙图中是瓶对海绵的压力使海绵发生形变
D.拉弯的弓具有弹性势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实验小组“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测固体密度”.
【实验器材】
待测小石块,杠杆及支架,细线,钩码数个,刻度尺,烧杯,水适量.
【实验过程】(1)把杠杆的中点固定在支架上并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用细线将小石块拴好,把小石块和钩码m分别挂在杠杆的两边,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分别量出小石块悬挂处与支点的距离L和钩码所挂处与支点的距离l,由杠杆平衡条件得出小石块的质量为$\frac{l}{L}$m;
(4)在烧杯内盛水,将小石块浸没水中,保持L不变,调节钩码m的悬挂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
(5)量出钩码所挂处与支点的距离d,则小石块所受水的浮力为$\frac{l-d}{L}$mg;
(6)若水的密度为ρ,由阿基米德原理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frac{l-d}{Lρ}$m;
(7)由密度公式求出小石块的密度为$\frac{l}{l-d}$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所示,小明在进行“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他已连接了部分电路.已知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示1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小);
(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为3V,则出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小灯泡断路;
(3)故障排除后,小明通过实验测得如下数据.分析数据可知灯泡的额定功率是0.5W;
实验次数电压表示数
U/V
电流表示数
I/A
12.00.17
22.50.20
33.00.22
(4)实验结束后,老师给同学们一个10Ω的定值电阻R0和两只电流表,让他们测出标有“3.8V”字样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电路图如图2所示,请你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8A,此时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A2的示数如图3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11.9Ω(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实验名称】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实验器材】电压表(0-3V,0-15V);电流表(0-0.6A,0-3A);滑动变阻器(0-15Ω);阻值为5、1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开关一只和导线若干.
实验中两位同学商定电压表的示数保持2V不变,为顺利完成实验,现有电压为4.5V和6V的两电池组可供选择,则A
A.只能选择4.5V的电池组    B.只能选择6V的电池组   
C.两电池组均可选用        D.须将其变成10.5V的电池组使用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甲、乙、丙三个电路
①根据设计的电路图进行电路连接,小明在连线时还有部分线没有完成,请你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叉,且要求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
②小明通过实验得出了下表中的数据,请读出图2中两表的示数,记在表中最后一列的空格处.
电压U/V0.51.01.52.02.4
电流I/A0.050.10.150.20.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让一摞整齐的纸从斜面滑下,发现纸张变得不齐了,这是由于纸张之间有摩擦造成的.同样,让液体在管道中流动,液体也可以看作是由许多片液层组成的,各片层之间也存在着摩擦,产生液体内部的阻力,这就是液体的粘滞性.

(1)晓丽用长度相同的细管来研究液体的粘滞性,做了如下实验.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测得1s内通过细管的液体体积如下:
实验次数液体种类细管半径/mm细管两端压强差通过细管的液体体积/mm3
11P100
21P2
32P1600
42P32
53P8100
612P200
①可见,在相同条件下,通过细管的水的体积大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通过细管的油的体积,这说明不同液体的粘滞性不同.我们用液体的粘滞系数η表示,η<η
②分析上表1、3两组数据可以得到结论:同种液体,当细管两端的压强差一定时,细管半径越大通过细管液体的体积越大.
③在晓丽用油做的实验中,若细管半径是3mm,1s内通过细管的油的体积是40.5mm3,则细管两端的压强差是0.25Pa.
(2)下面是几种流体的粘滞系数表:
温度/℃蓖麻籽油的η/Pa•s水的η/×10-3Pa•s空气的η/×10-6Pa•s
05.31.79217.1
200.9861.00518.1
400.2310.65619.0
600.0800.46920.0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流体的粘滞系数与温度和物质种类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地球上指南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是地理的北方,地磁的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
 次数钩码中G/N  钩码上升高度h/m 有用功W/J 测力计拉力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总功W/J机械效率η 
 1 2 0.1 0.2 0.9 0.3 0.27 74.1%
 2 4 0.1 0.4 1.6 0.3 0.48 83.3%
 3 4 0.1  1.1 0.5 0.55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
(2)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大.
(3)第3次实验的机械效率是72.7%.
(4)第3次实验中动滑轮个数比第2次实验多,把同一重物提升相同高度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增大(选填“增大”或“减小”),因而,由第2、3次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自重大小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使用杠杆时,动力臂越长一定越省力
B.使用动滑轮一定可以省一半力
C.使用杠杆时,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越大一定越省力
D.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