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如图,一个轻质杠杆挂G1和G2后平衡,下述四种措施中,判断杠杆情况正确的是(  )
A.使动力和阻力都减小相同大小的力,杠杆B端下沉
B.使动力和阻力都增加相同大小的力,杠杆A端下沉
C.G1和G2同时向支点O移动相同的距离,杠杆B端下沉
D.G1和G2同时向外侧移动相同的距离,杠杆B端下沉

分析 杠杆哪端会向下倾斜取决于力和力臂的乘积,乘积大的下沉,乘积小的会上翘.

解答 解:原来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此时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分别为G1和G2,其对应的力臂分别为OA、OB,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G1•OA=G2•OB,由图示可知,OA<OB.所以:G1>G2
(1)当将G1和G2同时减小相同的重力时,
则左边(G1-△G)•OA=G1•OA-OA•△G,
右边(G2-△G)•OB=G2•OB-OB•△G,
因为G1>G2,OA<OB.
因此杠杆将向A端倾斜.故A错误;
(2)当将G1和G2同时增大相同的重力时,
则左边(G1+△G)•OA=G1•OA+OA•△G,
右边(G2+△G)•OB=G2•OB+OB•△G,
因为G1>G2,OA<OB.
因此杠杆将向B端倾斜.故B错误;
(3)当两物体向支点移动相同的距离,
则左边G1•(OA-L)=G1•OA-G1•L,
右边G2•(OB-L)=G2•OB-G2•L,
因为G1>G2
因此杠杆将向B端倾斜.故C正确;
D、当G1和G2同时向外侧移动相同的距离,
则左边G1•(OA+L)=G1•OA+G1•L,
右边G2•(OB+L)=G2•OB+G2•L,
因为G1>G2
因此杠杆将向A端倾斜.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正确的判断力和力臂乘积的变化时解题的关键所在,也是本题的易错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用餐巾纸摩擦一根可以绕支架自由转动的吸管,使它带上电,现用另一带电玻璃棒靠近吸管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管带的是正电B.吸管带的是负电
C.吸管和玻璃棒带同种电荷D.吸管和玻璃棒带异种电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h=3600s               350cm=3.5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王华和李强两位同学准备了四、五个小灯泡和其他一些合适的电路元件,其中两只小灯泡L1和L2的规格完全相同.他们按如图所示电路进行了“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跟支路的电流的关系”的实验.探究过程如下:
①用两节干电池串联作为电源,连接如图所示的电路,分别把电流表接入A、B、C三点,
测量流过各点的电流,并记录在表格内;②用三节干电池串联作为
电源,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A点的电流IA/AB点的电流IB/AC点的电流IC/A
第一次测量0.200.200.40
第二次测量0.280.280.56
他们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并且各支路的电流相等.
(1)请你帮他们分析一下他们的“探究结论”是否有问题?其中正确的部分是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错误的部分是各支路的电流相等.
(2)试分析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们探究过程的缺陷?请你提出改进的建议:他们在探究过程是选用两只相同规格灯泡进行实验造成的;
应再选用两只不同规格的灯泡再进行一次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阴霾天气中,PM2.5(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含量较高.体积为8×10-18m3的PM2.5颗粒,其密度为1.2kg/m3,所受的重力是9.6×10-17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2.如图所示斜面,高为h,长为s,倾角为θ,重量为m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匀速向上运动;运动中受斜面摩擦力为f,忽略空气阻力,试利用做工的关系推证:f=F-mgsin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9.张先生驾车从零陵到桂林旅游,汽车以8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5h到达珠山,休息0.2h后,再以100
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3h到达桂林.请求:
(1)零陵到珠山,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2)零陵到桂林,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在实验时,应先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2)器材处于图甲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与投影仪(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相同;
(3)将蜡烛移动至45cm刻度处时,取下光屏,从凸透镜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放大的虚(填“虚”或“实”)像;
(4)李老师用发光二极管制作了一个“F”形光源(如图乙)代替蜡烛放在30cm刻度处,则光屏上得到的清晰的像应该是图丙中的B(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经历了如图甲、乙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快慢
C.弹开过程物体速度一直在减慢
D.压缩过程中小球一直受到向右的弹力且弹力越来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